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制定与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至今,国内已培育起了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民间借贷也伴随从无到有逐渐壮大起来,但长期以来民间借贷在我国并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缺乏法律监管的民间借贷在国内呈无序发展状态,给我国金融市场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研究我国民间借贷监管及立法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课题按纵向和横向对比研究方法的思路设计,检索与复习了大量我国民间借贷发展历程和监管与立法完善研究资料、国外民间借贷立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将我国自建国以来至今民间借贷发展与监管历程大致划分为限制、探索、制度引导、法律引导和立法完善等五个阶段;同时借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在民间借贷立法与监管实践中取得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的民间借贷监管与立法时机已成熟,亟待采用合规监管与风险监管相结合的模式立法,以在实践中指导我国民间借贷向合法、规范的金融体系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课题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立题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民间借贷文献资料及给予简要评述;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条件,在理论上划分了我国民间借贷发展历程,提出我国民间借贷存在制度上的监管,当前通过立法监管民间借贷的时机已成熟。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业与民间借贷的监管现状及相关法律基础,提出我国当前民间借贷存在制度上的监管而非立法监管。第四部分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关于民间借贷立法实践的经验与监管模式比较研究,提出合规监管与风险监管相结合的模式更适合我国的民间借贷立法。第五部分重点阐述了我国民间借贷立法及其完善;监管制度建设;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等内容。提出了应建立新的民间借贷法律法规;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与混合的监管模式;建立行业准入、资金审核、破产、担保与税收等配套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