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l3-Al2O3-H2O体系100℃常压与125℃和175℃水热相图绘制及三种聚铝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元素作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且由于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铝盐的水解聚合形态转化机理,探究Al(H2O)63+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演变成Al(OH)3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相图控制离析聚铝化合物,单晶粉末衍射相结合解析结构的研究方法。本文测绘了AlCl3-Al2O3-H2O体系100℃常压、125℃和175℃水热条件三张等温相图,在相图指导下加盐捕捉与直接离析并用,获得了[Al2(OH)2(H2O)8](1,5-NDS)2·4H2O、Al5Cl3(OH)12?7H2O、Al11(OH)30Cl3、[Al30O8(OH)58(H2O)24](2,6-NDS)8·68H2O、[Al30.5O8(OH)61.5(H2O)23](2,6-NDS)4Cl6·47.5H2O和Al OOH等六种化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收取了其中三种晶体的数据,并解析其结构,之后用多种表征手段验证了所得结构的正确性。测绘相图需要不断取样分析饱和母液、总组成和湿固体样品的化学组成,为提高分析测试效率,本文建立了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溶液XRF法,成功代替了之前繁琐复杂的容量法和重量法,借助此法高效准确地完成了AlCl3-Al2O3-H2O体系100℃常压与125℃和175℃水热相图的绘制。发现该体系100℃常压下只存在Al(OH)3、Al5Cl3(OH)12?7H2O和AlCl3?6H2O三个单相结晶区;125℃0.3 MPa下只存在AlOOH、Al5Cl3(OH)12?7H2O和AlCl3?6H2O三个单相结晶区;175℃0.5 MPa下只存在AlOOH、Al11(OH)30Cl3和AlCl3?6H2O三个单相结晶区。在所绘相图指导下成功合成了Al5Cl3(OH)12?7H2O和Al11(OH)30Cl3两种结晶良好的聚铝化合物纯品,为进一步精确控制生长单晶并解析其结构或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数据解析其结构准备了条件。也为绘制Al2(NDS)3-Al Cl3-Al2O3-H2O(NDS代表萘二磺酸根)和Al2(SO4)3-Al Cl3-Al2O3-H2O体系四面体相图及AlCl3-Al2O3-H2O体系三棱柱变温相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本文在相图思想的指导下通过自发水解的方式,并以1,5-萘二磺酸作为捕捉剂成功获得了[Al2(OH)2(H2O)8](1,5-NDS)2·4H2O,该晶体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1.3223(2)?,b=11.3223(2)?,c=26.4433(5)?,V=3389.9(11)?3,Z=4,Dc=1.714 g/cm3,其中Al2([Al2(OH)2(H2O)8]4+)的结构是由两个AlO6八面体共棱连接而成。用KOH调节AlCl3溶液的碱化度,并以2,6-萘二磺酸钠作为捕捉剂成功获得了[Al30O8(OH)58(H2O)24](2,6-NDS)8·68H2O,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8.7839(2)?,b=19.0693(2)?,c=19.8058(2)?,α=63.5820(2)°,β=69.2520(2)°,γ=68.0000(2)°,V=5738.58(10)?3,Z=1,Dc=1.704 g/cm3,其中H2Al30([Al30O8(OH)58(H2O)24]16+)的结构可以认为是两个Al─d-K─Al13被两个AlO6单体共点连接在一起的结果,与文献中“Al30”([Al30O8(OH)56(H2O)26]18+)的结构相似,但其组成和所带电荷不同,相当于“Al30”进一步水解脱掉其腰部局部碱化度最小(Bl=2.0)的两个铝核上的两个质子后的结果,再次验证了用本课题组提出的局部碱化度对称均衡原理预测聚铝形态水解反应活性位的科学性。在绘制AlCl3-Al2O3-H2O体系175℃相图时,在滤出的饱和母液中加入2,6-萘二磺酸钠成功获得了[Al30.5O8(OH)61.5(H2O)23]·(2,6-NDS)4Cl6·47.5H2O,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3.5335(3)?,b=16.1712(4)?,c=21.0564(5)?,α=71.835(1)°,β=86.317(1)°,γ=74.511(1)°,V=4218.66(17)?3,Z=1,Dc=1.820g/cm3,成为迄今为止水解程度最为近接近Al(OH)3的聚铝物种,该发现对探究铝盐水解聚合机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通过对以上三种聚铝形态结构的分析,总结出一条从ε-K─Al13到Al30.5的演变机理,再次证明了用萘二磺酸盐捕捉聚铝形态的高效性和适用性。对这三种水解产物还进行了EDS和XRF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等表征。
其他文献
文化共生是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以及一个国家和地区内部的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谐共存、平等交融。在现代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包括服装设计在内的现代设计“同质化”现象不断加重。基于文化共生理念指导下,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时尚文化协调融合,并以此理念下的原则进行设计创新,已成为设计学科领域较热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选题。蒙元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内容
益生菌因其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包括调节宿主的免疫功能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尽管有部分益生菌菌株已被广泛的使用,但对于更多潜在的益生菌菌株筛选仍不够精准。由于在传统益生菌的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较长的实验周期和复杂的实验验证。因此,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大数据技术快速筛选有效的益生菌并建立可视化预测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首次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益生菌分子标记的挖掘和预测筛选平台的构建。
CuGaS2的光学带隙非常接近中间带主体材料的最佳带隙2.0-2.5 e V,基于众多学者关于杂质掺杂CuGaS2的理论计算,掺杂剂选择Ti或Cr,可以实现在CuGaS2材料中形成中间带(IB)。制备CuGaS2材料最常见的方法有固相烧结法和磁控溅射法,这些工艺或是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完成或是需要昂贵的仪器和严苛的实验环境。本文采用溶剂热法来制备CuGaS2及Cu Ga1-xMxS2(M=Ti、Cr
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具有优良的半导体光电性能。而由单层的TMDs垂直堆叠而成的范德华异质结,更是为探索激子的相关性质提供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平台。近几年具有非对称性的TMDs-MoSSe被成功合成,我们发现当用这种非对称性单层结构来构造双层异质结时,会引入一个平面外电电偶极矩来调节结构的光电性质。本论文利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碳氮化物和氮化物(MXenes)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其通式为Mn+1XnTx(n=1-3),其中M代表早期的过渡金属,X表示C或者N,T表示表面官能团(比如羟基,氧或氟)。该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率,空间结构大等的特点,并且在电化学储能,传感器以及吸附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从2011年Ti3C2Tx首次被报道合成,MXenes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在随后的几年中迅速发展。
预处理方式及干燥方式是马铃薯生全粉加工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未经预处理的鲜切马铃薯制成的马铃薯生全粉为对照,研究了经冻融预处理的马铃薯制成的马铃薯生全粉的干燥特性及品质特性,并与传统的蒸煮预处理制备的马铃薯熟全粉进行比较分析,上述鲜切马铃薯、冻融预处理马铃薯、蒸煮预处理马铃薯均采用高压电场干燥和热风干燥两种干燥方式进行干燥。通过对上述不同预处理后的马铃薯在两种干燥方式下制备的马铃薯全粉干燥特性及品质的
在光电转换过程中,普遍存在快速热化现象,这将影响光电器件的性能。热载流子弛豫时间是影响热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研究者通过提升热载流子弛豫时间,进而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2019年,有研究者通过理论研究发现了一种可用于光电转换器件的二维BeP2C材料。为进一步了解二维BeP2C的性质,我们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和声子谱,并利用瓦尼尔插值法计算了0 K和300 K时的电-声子散射
在二维范德华异质结中,由于维度的降低,库仑屏蔽效应明显减弱,激子效应显著增强。准确描述二维异质结的光-物质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其激子光学响应和辐射寿命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GW方法计算了MoSSe/SiC异质结的准粒子能带结构,并通过求解Bethe-Salpeter方程研究了其激子光学性质。由于不同的堆叠方式对激子性质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且考虑到S原子Se原子电负性差异的影响,这里优化了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信息技术同样也在革新。储存器从开始的打孔卡到后来的磁带,直到现在的软盘和硬盘,储存的技术和材料也在不断的提升。近几年随着纳米技术的问世,从而衍生出来许多相关的产品,磁性纳米材料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以多孔阳极氧化铝(AAO)为模板,采用电化学的办法制备镍合金纳米管/线。首先,通过两步氧化制备氧化铝模板。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模板孔洞大小均匀,排列整齐。通过调节
铁电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作为一类杂化体系,受益于无机和有机组成部分(如金属离子、配体分子和客体分子)的多样性以及合成条件(如温度、溶剂和模板)的可调性,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材料数量较少、铁电性能普遍较弱以及缺少调控方法等问题。基于目前铁电MOFs材料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结晶于非中心对称极性空间群且适合于改性的MOFs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