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极与北极植被指数及气候变化对比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e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最高极可与北极气候彼此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进而对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植被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大影响。对高极与北极两地区的植被与气候环境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有助于了解两极气候变化对地表植被群落内部影响的差异以及各极植被对全球变暖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选用2001-2018年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 Vegetation Index,EVI)产品和ERA5气象数据(气温、降水、辐射),分别采用传统统计法、最大值合成法、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对高极和北极植被与气候变化展开对比研究。另外,基于时间序列EVI数据并利用Logistic拟合曲线曲率极值法反演两极植被物候,并比较返青期、枯黄期出现时间的差异。具体结果如下:(1)2001-2018年高极和北极EVI年均值在0-0.2非植被区间分布频率都非常高,但北极在大于0.2植被区间的分布频率明显低于高极,且在大于0.6区间没有分布频率。北极EVI年累积值分布频率在1-2区间的分布频率远大于高极,但在其他区间均低于高极。两极EVI最大值及最大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高极EVI年最大值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第161-257天,EVI最大值几乎全部分布在0.2-0.6区间。北极EVI年最大值几乎全部分布在0.2-0.5区间,EVI最大值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193-225天之间。(2)2001-2018年高极和北极EVI年际变化率均在大于0的正增长区间的分布频率较高,且北极EVI呈逐年增加趋势的分布占比更大,植被绿度扩张面积更多。2001-2018年北极年平均气温、年累积降水整体上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而年平均辐射呈现逐年减小趋势。高极地区年平均气温、辐射整体上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年降水降水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3)高极植被返青时间在第120-180天,衰退时间在第240-300天,生长季长度大致持续在90-150天。北极植被返青时间在第120-180天,衰退时间在第240-270天,生长季长度大致持续在90-120天,物候期较高极植被更为集中、短暂。(4)高极与北极年平均气温均比较低、年累积降水量均比较小,但高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年累积降水在数值上远高于北极。两极年平均辐射量差异较大,北极年平均辐射远少于高极。2001-2018年高极与北极EVI与温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集中在0.8-1区间,两极EVI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均主要集中在0.4-1区间,但高极在0.8-1区间的分布频率更高。两极植被与辐射之间的相关情况差异较大,其中,高极EVI与辐射之间的相关系数主要分布在-0.4-0.4区间,而北极则主要集中在0-0.8区间。
其他文献
有机铁电磁性隧道结(OMFTJs)的研究中涉及到自旋电子学、有机电子学和铁电学相关的材料、结构和其丰富的物理性质,吸引了国内外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与无机自旋电子学相比,基于有机材料的自旋阀或者磁性隧道结由于有机材料中具有较长的自旋寿命,并且制备简单、成本低、及丰富的功能团调节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铁电性有机聚合物,如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由于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有序层,并且表现出的较大铁
基因编辑技术指有意识的对目标DNA序列进行单个或者多个碱基的插入、删除以及突变的一项技术。近年来,研究者们探索出了许多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从而使得对基因的编辑变得简单方便,例如两种基于核酸内切酶的ZENs(锌指核酸酶)和TALEN(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子核酸酶)技术,以及CRISPR/Cas9、Cas12a系统介导的编辑技术。2013年以来,使用CRISPR/Cas9以及随后出现的CRISPR/Ca
将材料的拓扑性质作为物质态新的分类标准最近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按照材料电子结构的拓扑性质,晶体材料可以划分为拓扑非平庸和拓扑平庸两类。根据拓扑划分的新标准,绝缘体可以被分类成普通绝缘体和拓扑绝缘体。拓扑绝缘体的表面态受拓扑保护不易被缺陷和无序所破坏,使其在自旋电子学和量子计算等领域中具有潜在的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新奇拓扑物态的理论预言与实验发现取得了迅猛地发展和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
癌症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人类亟需解决的难题。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通过激光激发的光敏剂产生的能量转移到周围氧气中形成活性氧诱导癌细胞死亡的新型治疗方式,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光敏剂分子通常具有水分散性差、生物毒性大、肿瘤富集少和容易聚集等问题,因而需要借助载体输送到体内进行治疗。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NMOFs)由于自身的可降解性、结构组成可设计性和形貌可控等优势在癌症治疗领域具
肝脏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很强的再生能力。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 AHF)是各种有害因素引起的肝脏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坏死或肝功能严重受损的肝病。为了解AHF发生的基因组学基础及其与大鼠肝再生(liver regeneration,LR)发生的相关性,并从基因转录水平了解JNK和ERK1/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大鼠肝再生和大鼠急性肝衰竭中的作用异同。本文用大鼠全基因组
泥炭藓湿地是以泥炭藓为关键物种的贫营养沼泽湿地,具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湿地中的泥炭藓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是泥炭地中重要的固碳植物。近年来,泥炭藓在园艺、工业、医学等方面应用广泛,其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自然生长的泥炭藓被过度开采,泥炭藓湿地遭到严重退化,人工种植泥炭藓成为缓解供需矛盾及恢复泥炭藓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泥炭藓湿地恢复种植过程中,初期密集生长的杂
本毕业论文对中国结钟巢状庇护所的球蛛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形态分类学研究,针对每个物种提供清晰的显微鉴定照片、详细的描述和分布图;2,针对每个物种,参考球蛛科的研究文献,提取了242个形态特征,构建了形态特征矩阵数据库,同时,针对每个物种,提取了5个基因片段,包括2个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和核糖体RNA16S(16S),以及3个核
糖皮质激素对肝再生具有重要而复杂的影响,但其作用机理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本文以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180-200g)为材料,研究了大鼠体内主要的糖皮质激素——皮质酮对部分肝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诱导的早期再生肝抗酶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旨在为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肝再生中的作用和地位提供资料。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去肾上腺假手术组)、去
稀土铬氧化物RCrO3由于独特的钙钛矿结构和丰富的物理性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与其磁性有关的现象近年也得到普遍关注。如果RCrO3中的稀土阳离子R3+不具有磁性,则体系的磁性主要来自铬离子Cr3+的磁矩,如果稀土离子R3+具有磁性,体系会在低温下表现出丰富的磁现象,例如负磁化、交换偏置和磁卡效应。这些磁现象和Cr3+与Cr3+之间、R3+与R3+之间或Cr3+与R3+之间的交换作用有关,而这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1963年以来汉江流域的极端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极端降水阈值也呈现出上升趋势,降水的极端化趋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气象灾害风险。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汉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对汉江流域的水资源、跨区域调水和可持续发展及应对区域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