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shuc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与混凝土组合材料的发展有着一段悠久的历程。在20世纪初,苏联在西伯利亚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钢管混凝拱桥,该桥为主跨140m上承式拱桥;在20世纪末,我国在四川建造了首座钢管混凝土拱桥,该桥为跨径110m的下承式系杆拱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不断的探索,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公路和铁路上有着广泛的运用。地震灾害给我国带来了沉痛的教训。1976年的唐山7.8级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8.0级大地震,是我国近几十年经历比较大的地震灾难。地震不仅给当地区域造成极大的破坏,还使得当地人民流离失所,国家经济损失难以挽回。对于地震灾害的后果,国际专业领域的专家非常注重桥梁抗震的研究。本文以张花高速公路古丈连接线唐家河特大桥为研究背景,运用软件Midas/Civil 2015计算了本桥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拱桥的发展和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国内的发展、混凝土和钢管组合材料的特点以及拱桥抗震分析研究现状。(2)讲述了地震灾害和抗震理论分析方法,列出了弹性静力法、反应谱法、动态时程法和的发展和基本理论。(3)对于该桥的工程概况做了详细的分部介绍,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该桥的自振特性计算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其振型和频率;最后讨论了横撑形式的布置和主梁边界条件的改变对自振特性的影响。(4)对该桥进行了反应谱分析,将两种形式的横撑布置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讨论其对地震响应的影响;最后讨论了主梁边界条件对地震响应的影响。(5)对该桥进行了时程分析,并分析本桥在地震作用下的特点。(6)总结本文对该桥的计算结论,归纳本文计算内容的不足和还需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其他文献
红肉中的N-羟乙酰神经氨酸(N-glycolylneuraminic acid,Neu5Gc)的摄入引发的异种唾液酸炎(xenosialitis),能增加人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Neu5Gc拥有多种存在形态,而不同的
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KDO)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脂多糖(LPS,内毒素)和革兰氏阳性菌荚膜多糖(CPS)的必要组成成份。KDO单元的数目、连接方式以及取代基的不同是脂多糖
研究背景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是北京市科学发展计划课题“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Ⅲ”分支项目(项目编号D15110700200000)。随着我国进入未富先老的快速老龄化阶段,脑血管
状态监测是保障复杂工程系统安全服役和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有效地利用状态监测数据可以揭示系统服役阶段的健康状态,并预测其状态演化规律,从而为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重
城市交通要道中的绿化植物主要用于分隔车流、防尘减噪、美化与改善城市环境,但其生长受到道路设施硬化程度大、植物生长空间有限、道路污染等环境因素的限制。本文以南宁市交通要道大学东路分车带上栽植的七种园林灌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七种灌木在当地典型季节下叶片结构、叶片功能性状、叶片生理、叶片滞尘方面25个指标的差异,选取相关指标分析七种灌木对其栽植环境的响应,为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积累数据,也为道路植物
配电网传统集中调控模式存在调控中心计算和通信压力大、系统可靠性不高、可扩展性不足等问题,不能很好满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时配电网稳定运行的要求,也无法适应主动配电网用户侧主动响应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侧主动参与的新需求。由于多智能体系统结构上无需集中,各智能体间协作实现全局控制目标,其相关理论得到了各个专业学术界的关注垂青,其研究理论也日渐丰富在电力系统中也逐步推广。开展分布式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
本论文以取自川煤集团芙蓉公司某煤矿C1煤层的原煤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煤进行微观孔隙裂隙测试和瓦斯渗透实验、不同轴向加载速率下的原煤力学与渗透特性实验、不同加卸
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智能电网作为它的主要方向,当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要求智能电网通过对电力线路实时监测,实时分析系统参数,通过这种方式帮助电力运行维护人员分析和
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陆上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有限,近些年来全球各国将风电开发的重点转移到海上。宽浅式筒型基础是一种新型的海上风电基础型
影响巷道复合顶板变形失稳的因素众多,而且因素之间也存在交互影响。论文通过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具体如下:(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