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时间名词是具有时间性质的名词,它是名词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小类。本文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思劳村收集到的壮语时间名词语料为基础,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从词法、句法、语义、语用几方面对武宣壮语时间名词进行分析探讨。除了绪论和结语,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壮语时间名词的形成与界定,明确武宣壮语时间名词的范围及分类。第二部分讨论武宣壮语时间名词的构词,从语素角度将武宣壮语时间名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名词是具有时间性质的名词,它是名词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小类。本文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思劳村收集到的壮语时间名词语料为基础,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从词法、句法、语义、语用几方面对武宣壮语时间名词进行分析探讨。除了绪论和结语,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壮语时间名词的形成与界定,明确武宣壮语时间名词的范围及分类。第二部分讨论武宣壮语时间名词的构词,从语素角度将武宣壮语时间名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再进一步将分出的合成词分为派生词和复合词,考察派生词的词缀和复合词的七种不同构词形式,并总结武宣壮语时间名词的标志成分和构词特色。第三部分从句法角度考察武宣壮语时间名词,对其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的现象进行描写分析,并讨论武宣壮语时间名词与介词、方位词、数词的不同搭配及其在句中的具体运用。第四部分分析武宣壮语时间名词的模糊性特点,总结其内部的共同语义特征及区别语义特征,以时间名词连用结构为例考察语义特征对时间名词短语的影响,并讨论武宣壮语时间名词主语的三种语义角色类型。第五部分从实际交际角度考察武宣壮语时间名词的语用特色,分析其充当话题和焦点的不同功能,并讨论语境会对时间名词产生的影响。
其他文献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而教材是语言和文化因素最直接的体现。泰国当地使用的汉语教材多样,本文选择了两套在泰国中学中使用较为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汉语教材进行对比研究,即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验汉语》(泰语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国大使馆、泰国中华总商会、卫星远程教育基金会出版的《实用汉语教程》,对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帮助泰国学习者更好的习得汉语。本文研究的泰国高
复兴始于教师,发展教育必先发展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的不竭动力,是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坚实保障。本研究选取经合组织(OECD)研制的TALIS(国际教与学调查)项目研究框架为理论依据,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对十堰市张湾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解读调查数据和访谈,发现张湾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经验:教师专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保障充足,教师选拔标准严格;教师注重将
课堂师生互动是课堂观察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利用COLT(Communicative Orientation Language Teaching)量表,对英国威尔士的小学汉语课堂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研究。首先,为了证明小学汉语课堂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全英汉语教师志愿者课堂进行调查统计,得到英国汉语课堂的现状是汉语学习者逐渐趋于低龄化,主要以幼少儿为主的小学课堂,且绝大多数为零起点的兴趣班。
语音教学是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掌握汉语交际能力的前提,所以我们要重视汉语的语音教学;以及学生汉语语音的学习情况。本文通过听辨实验和发音实验来研究蒙古国学生汉语舌面前音即j、q、x的学习情况。通过听辨实验发现,蒙古国学生在听觉上会混淆j与zh、q与ch、x与sh。但随着汉语水平的提升,学生的听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发音实验总结出蒙古国学生汉语舌面前音j、q、x发音的偏误表现为:混淆送气与不送气、
在社交媒体和影像传播日益发达的当下,视频博客(Vlog)已成为一种广受瞩目的潮流影像内容。不同于一般短视频的娱乐化、碎片化,Vlog反映日常生活,强调个体表达,引领年轻一代的审美趣味。将Vlog视为一种审美活动,接橥Vlog兴起背后的时代症候及传播机制,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审美心理的变迁,促进媒体消费文化与审美生活方式的双向互动是必要的。本文在日常生活美学的理论视域下,从Vlog的影像生产特点、审美共
《全明散曲》作为目前为止收录最全的明代散曲总集,是研究近代汉语语言特点的宝贵材料,但学界从语言的角度对《全明散曲》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2016年山东齐鲁书社出版的《全明散曲》(增补版)为研究对象,对《全明散曲》的词汇进行了词频统计和结构分析,共有五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作者谢伯阳先生的生平简介和创作经历,然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全明散曲》的出版时间和版本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简单介绍了文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更青睐那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他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代表了更好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而带来更好的财务绩效与公司价值。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社会责任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掩盖企业中的不当行为,这引起了学者们的警惕,并产生了疑问:社会责任真的促进了财务绩效的提升吗?还是在人为抬高业绩,误导利益相关者以牟取私利的同时,利用社会责任来掩盖了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从社会责任工具主义假
汉语标点符号是汉语书面语表达的辅助工具,是学习现代汉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泰国和越南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的汉语书面语语料为研究对象,从泰越两国标点符号使用的不同出发,研究泰越两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标点符号的共性和差异。第一部分将会从泰语和越南语标点符号形式和使用功能出发,探讨这两种语言与现代汉语标点符号之间的联系。总的来说,泰语为较少使用标点符号的语言,越南语中有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且大部分越南语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国家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后,要求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解决布局分散、上学远等问题。而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扩大,又出现了资源不足、办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为了保证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办学质量,国家和自治区又先后出台了《农
本文以中高级阶段老挝留学生为实验对象,以汉语是非问句作为载体,基于“语调格局”的研究思路,采用声学实验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老挝留学生的汉语语调习得情况进行量化,统计词调域、句调域、停延率、音量比等参数,并与标准汉语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其语调习得的偏误类型并探究成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从音高方面来看,在语调是非问句中,中级水平学生上下限位置不稳定,且音高总体呈下倾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