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近些年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党的十七大倡导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仍然把社会保障问题作为重要的议题,因为它确实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研究如何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问题具有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新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已初具规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业已建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大,退休人口的增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逐步扩大,扩大参保覆盖面已经成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本文从研究国内外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具体实践及其发展趋势入手,通过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完善过程的回顾,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特别是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现状,分析了这一群体没有被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原因,探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和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新思路。以青岛市为例总结社会养老保险扩面的创新性做法,如实现社保经办由专管员制向柜员制的转变、进一步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社会保险工作宣传力度、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和服务提升、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探索社保基金网上征缴管理模式等,探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全面的提出了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措施及政策建议。提出降低缴费费率,真正实现养老保险缴费的广覆盖;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全国统筹;制定与现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对策,以及完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建立灵活的缴费机制,合理确定缴费基数;加大养老保险费的稽查整改力度;加大财政和人员投入,增强社保经办管理能力;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将城市“无保老人”纳入覆盖范围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