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高浓度的25-羟基维生素D[25(OH)D]维持着人体骨骼系统外细胞25(OH)D受体的正常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结缔组织及自身免疫和肿瘤的发展息息相关,相关研究表明,每天补充4 000 U的25(OH)D3可显著减少免疫缺陷患儿的感染症状、鼻拭子中的致病菌数量、对抗生素的消耗,减少儿童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滴度的高低表明患儿对乙肝疫苗应答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患儿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本文旨在确定清25(OH)D浓度与儿童免疫功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联性。目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在不同IgG和IgM水平患儿中的分布差异及与乙肝抗体滴度(anti-HBs)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为维生素D补充剂在降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46例,根据年龄分为0~2岁组、2~6岁组、6~12岁组、12~16岁组,比较各年龄组血清25(OH)D水平;根据研究对象的血清IgG、IgM水平分为IgG降低组79例、IgG正常组38例及IgG升高组30例,IgM降低组92例、IgM正常组29例及IgM升高组25例,比较各组间血清25(OH)D水平,以明确血清25(OH)D水平与血清IgM、IgG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血清25(OH)D浓度与anti-HBs滴度的相关性;采用泊松回归分析血清25(OH)D浓度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0~2岁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2~6岁组、6~12岁组和12~16岁组(q=5.202、6.030、8.432,P值均<0.001);2~6岁组和6~12岁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12~16岁儿童(q=5.317、5.559,P值均<0.05)。不同IgG分组间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287,P<0.05)。在IgG正常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IgG降低组、IgG升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5.213、4.990,b P值均<0.01)。IgG升高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IgG降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008,a P<0.01)。IgM正常组与IgM升高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278,bP>0.05)。IgM正常组、IgM升高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IgM降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945、4.577,a 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血清25(OH)D水平与anti-HBs滴度呈正相关。泊松回归模型中校正儿童年龄、性别、血清IgG和IgM后,血清25(OH)D浓度的升高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呈现负向关联(FR=0.94,95%CI=0.89-1.03,P=0.053)。结论:儿童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与血清anti-HBs滴度呈正相关,与儿童血清IgG浓度及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呈现负向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