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草本植物对矿区铅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ellena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矿物开采与金属冶炼规模扩大,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进入土壤,使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愈发严重,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依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且形势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本文选用山西临汾本土的五种草本植物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早熟禾(Poa annua.)、夏至草(Lagopsis supine)、苍耳(Xanthiumsibiricum)、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构建小型模拟土壤重金属铅污染环境,人为配制不同浓度的铅处理液,研究不同浓度的铅处理对不同植物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的影响以及这五种植物中哪种植物对铅有更好的吸收富集作用,筛选出铅超富集植物,适宜于修复本地区土壤铅污染的植物,为土壤污染修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实验期间,5种植物长势良好,存活率很高,只有少数植物的存活率为80%,说明这5种植物对重金属铅具有很好的耐性。试验处理组植物的生物量均高于对照组,在每个处理组中,早熟禾的生物量均为最大,且在实验末期已有部分早熟禾出现抽穗现象。5种植物的根冠比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最后趋于平缓,表明根系的吸收能力受到了铅的抑制作用。(2)不同铅处理浓度对5种植物根系形态的影响:5种植物的根总长、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在铅处理下的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且单一处理组内种间差异性显著(P﹤0.05);夏至草的根总长最短,苍耳的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最小,夏至草次之,但是夏至草受到铅抑制的处理浓度比其余4种植物的高,表明夏至草的根系对重金属铅的耐性最强,比其余4种植物更适合于在铅污染的地区生长。(3)不同铅处理浓度下5种植物对铅的吸富特性:5种植物地上部分对铅的吸收量在20000mg kg-1时均达到1000mg kg-1以上,其中夏至草的吸收量最高,达5447.25mg kg-1;地下部分对铅的吸收量在20000mg kg-1时也达到1000mg kg-1以上,以苍耳最高,达13448.5mg kg-1。夏至草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也是最高,为铅的超富集植物,充分说明夏至草对重金属铅有较的吸收、富集和转运能力。其余4种植物虽然对铅的吸收量也较高,但是由于其转运能力较差,收割难度大,易二次污染所以不作为土壤铅污染修复的首选植物。(4)综上所述,5种植物对不同浓度的铅处理在根系形态、存活率和生物量方面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夏至草对土壤重金属铅有很好的耐性和吸收富集作用,蒲公英、早熟禾、苍耳和灰绿藜相对较差,所以将夏至草作为修复矿区土壤重金属铅污染的首选植物。
其他文献
数学思想是数学研究活动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对象的本质认识.传统教学中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思想方法与“双基”结合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极限思
本论文对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性质和菌株鉴定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对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生产酒精的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在菌株筛选方面以保定郊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8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全程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义。2.学生
近年来,我国正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实施,但我国关于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实施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代建单位开展代建业务效果不佳,代建单位管理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女性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女性结节性红斑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消结止痒方治疗。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80例患者中痊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对新生儿脓疱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生儿脓疱疮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湿敷,对照组采用2%龙胆紫局部外涂,余治疗方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尤以城市中心滨水空间的建设和发展最为热点。城市中心滨水休闲空间的
本文以博客、微博样本和访谈为观察基础,讨论了最近发生的"马航失联事件"中信息传播与接收的公众心理,论述了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信息传播的各类心理问题。针对这些传播心理,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