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fsdafdsfsd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关键一环。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至今,成绩斐然。但不容否认,物流配送中心仍然存在着人员调度不够合理和安全监控不严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人员定位技术和路径规划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和实现了应用于物流配送中心的人员定位系统。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对人员定位系统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分析。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完成了系统的架构设计。此系统由移动端和PC端组成,以人员定位和路径规划为核心功能。2.针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室内场景,对Wi-Fi指纹定位技术进行了研究。对于Wi-Fi指纹定位中的指纹库冗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差、皮尔逊相关系数和信息熵的接入点(AP,Access Point)选择策略。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减少了 85.07%的指纹库冗余,同时定位精度也达到了 1.54m。3.研究了基于5G中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Massive MIMO)技术的室外定位方案。引入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DCS-SOMP,Distributed Compressed Sensing-Simultaneous Orthogonal Matching Tracking),通过将高维矩阵运算转换至低维,在保证一定估计精度的同时极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4.进行了基于A*(A-Star)的全局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针对算法在解决大规模问题时存在的搜索空间大及转折点多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评估函数和增加转折点选取策略的WF-A*(Weight Factor-A Star)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平均可以减少30.96%的搜索空间,同时最佳路径的长度也有一定的缩短。最后,本文对物流配送中心人员定位系统的实现与测试。完成了系统的移动端和PC端的开发,并进行了定位、寻路等功能的测试。本人员定位系统对提高物流配送中心人员调度效率、工作效率及通过位置监控减少人为安全隐患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面对来自顾客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与企业之间对市场的争夺,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必须认真审视自身的组织
介绍了国内EBA产品的生产、应用与市场概况 ,分析了开发EBA产品的一些有利因素
俚语(lǐyǔ)(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地域性强,较生活化。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
由于构造位置的特殊性和勘探开发工作的局限性,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6段的物源分析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里78井、庄33井、演40井以及
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长期的注水开发,储层骨架颗粒、胶结物和油藏流体与注入水的作用,以及油层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使注水后的储层与注水开发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成为了高校的主要任务。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以专业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充分
教材是中学生写作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炊中之米,恰当地使用这些课内素材是考场作文最便捷的路径。本文阐述了如何将我们反复研读过的教材在考场作文中灵动地运用。
气流激振对透平机械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汽封是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封引起的激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十分必要,研究的结果将会对汽
作为人口总量排名世界第一的最大非英语国家,中国已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和紧密,如何提高英语水平对这个国家的人民显得尤为必要。近几
以福建水仙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4个茶树品种开展区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观音早生、春兰中偏早生、白芽奇兰中生、肉桂晚生,4个品种长势壮、抗性强、综合性状好、经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