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典型特性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54101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系统具有频谱利用率高、传输容量大、抗光纤色散和偏振模色散、接收灵敏度强等特点。自该技术提出以来,多种CO-OFDM方案在理论和实验上得到了相应的验证。同时,CO-OFDM技术与现有波分复用(WDM)网络良好兼容,方便系统升级,为下一代100Gbit/s的光传输网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CO-OFDM技术对相位噪声极为敏感,具有高峰均比(PAPR)缺点。小波变换可保证OFDM子载波的正交性,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并且运算速率更快。基于小波变换的OFDM技术不需要循环前缀,进一步提升系统频谱利用率。故而,基于小波变换的光正交频分复用(WT-OOFDM)系统成为目前光通信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课题着重研究小波变换对于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典型特性的影响。首先,简要分析OFDM技术基本原理和小波变换构建方法。其次,讨论基于小波变换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结构,分析系统模块功能,实现信号的发送、传输和接收。利用数值仿真模拟基于小波变换的CO-OFDM单模光纤传输系统以及CO-OFDM多模光纤传输系统,对比基于傅里叶变换的CO-OFDM系统,分析WT-OOFDM系统中的峰均比、误码率和色散容限特性,并分析WT-OOFDM多模光纤传输系统中模式色散的抑制作用。最后,分析长距离WT-OOFDM系统中的相位噪声,从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推导四波混频效应和放大器自发辐射效应产生的非线性相位噪声。在此基础上,在不同色散参数下,分析系统非线性相位噪声产生机制,探讨小波变换对系统相位噪声的影响,并讨论系统比特率、载波个数、发射功率对相位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基于傅里叶变换的CO-OFDM系统,基于小波变换的OFDM技术可有效抑制系统峰均比,WT-OOFDM系统传输距离增加50km,色散容限增加800ps/nm。(2)WT-OOFDM技术可实现10Gbit/s信号的甚短距离多模光纤传输系统,传输距离达450m,系统设计更加灵活。(3)对于100Gbit/s长距离WT-OOFDM系统,当传输距离达1500km时,系统总相位噪声降低15%,非线性相位噪声降低20%。
其他文献
依托磁耦合谐振技术,实现传感器节点全天候的无线充电,构建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这对于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受限问题成为可能。在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携带有限能量的
低密度格码(Low Density Lattice Codes,LDLC)是一种新颖的格码,能够被有效的译码,且具有接近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容量的特性。LDLC的码字x是在n
经济在高速发展,信息在迅猛膨胀。多媒体应用的日益增加、IP语音传输需求的激增,对网络的带宽提出了新的挑战,千兆以太网逐渐发展成主流网络技术。如何快速、有效的评估以太网的
LTE系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也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在目前乃至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而信道估计技术是该领域在接收端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主要基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TD-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飞速进步,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强度以及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得人们的睡眠休息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与睡眠相关的疾病成上升趋势,其中对于睡眠呼
语音增强的主要目的是从带噪声的语音信号中提取出有用的语音信息,以获得高质量的语音信号。传统的语音增强技术采用单个麦克风,它仅利用了时/频信息,在空间强混响环境下干扰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