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观和中国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考察美国早期传教士的中国观和中国研究。文中将美国早期传教士的中国观和中国研究放在来华传教活动的大背景下,以早期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an的中国观和中国研究为考察中心,对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观和中国研究的特点、成因、影响以及中国观和中国研究之间的关系展开具体研究。全文由两大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论之外,主体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考察裨治文之前的美国中国观,具体分二节展开。其中第一节主要考察美国早期商人、外交官的中国观;第二节考察传教士雅裨理D.Abeel的中国观。以此作为下文的铺垫。第二章主要考察裨治文的中国观和中国研究。本章分三节。第一节为裨治文的中国观研究;第二、三节为裨治文的中国研究。其中第二节重在考察裨治文的中国历史研究;第三节考察裨治文有关中国现实的报道。文中一方面将裨治文的中国观和中国研究置于早期传教士传教活动背景下予以考察,旨在揭示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认识和传教活动之间的内在矛盾。同时,通过分析裨治文中国研究的特点,力图通过纵向考察来把握美国中国学的源头。第三章考察裨治文事业的重要推进者——卫三畏的中国观和中国研究。本章分三节。第一节关于卫三畏S.W.Williams《中国总论》的特点;第二节考察卫三畏的中国观;第三节略述卫三畏对美国中国学的影响。本章重在考察卫三畏与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观和中国研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中认为卫氏的中国研究是对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研究的总结和升华。卫氏的《中国总论》标志着美国中国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初步定型,对后来的美国中国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卫氏中国观客观上也为后来美国中国研究提供了多重研究视角和研究取径。美国早期传教士的中国认识是在华传教活动的产物。在华传教活动在推动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认识的同时,也造成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认识中自身无法超越的内在矛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螺旋CT胸部平扫对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贫血胸部CT平扫检查的患者60例,设为贫血组。另选取60例血红蛋白值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血红蛋白(Hb)含量
<正> 馒头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没有区域限制,是人们日常的主食之一。但现在市场上馒头品种单一,缺乏特色,不能以色、香、味来调动消费群
期刊
【正】 摩天岭位于楚都纪南城内西北部,西北距纪南城西北城垣拐角处约650米,东距戴家湾约150米,隶属徐岗一队所辖(图一)。这一带是纪南城内地势较高处,仅次于城内的凤凰山,多为
俄语成语是俄语的缩影,几乎凸现出俄语的全部性质和结构特征。因此,俄语语言学家、成语学家们多以此为生长点,著书立说,各执一词,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成语的本质和特点,形成形形色色
期刊
采用电声脉冲法(pulsed electro-acoustic method,PEA)研究了经过不同预处理温度处理后的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绝缘材料——硅橡胶(silicone rubber,SIR)及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在分析南方电网各主要城市供电可靠性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各城市电网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综合应用基于历史数据的供电可靠性趋势预测方法和考虑相关影响因
丹毒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外科体表感染性疾病,在皮肤黏膜小损伤处由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导致炎症发生,治疗的根本在于活血散瘀、解毒消炎,临床研究发现,丹毒
针对低渗透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性,且渗透特征复杂多变,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和自主研发微观驱油驱替联测实验装置,开展了微观水驱油实验研究工作,并结合薄片鉴定、物性分析
目的: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肿瘤,而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再加上合并肝硬化率高及手术后复发率高等多种因素,手术
由于传统的船舶燃油以重油为主,生成物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为了减缓航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用新能源并入船舶电力系统,以实现船舶节能减排目标。由于新能源在电压频率、幅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