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相比,语用功能在当今中国的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言语行为是研究交际能力的一项最基本的工具,本文对言语行为中的“道歉行为”进行了语用研究。笔者把操英语为母语的10位美国人和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二年级本科生4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二年级本科生分两组,每组各20人:(1)英语TEM4级考试分数低于60分者为一组;(2)英语TEM4级考试分数高于75分者为另外一组。 研究发现:(1)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影响其语用水平。一般说来,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道歉能力明显高于低水平英语学习者。他们的逻辑表达能力较强,人际间的交际流畅。在选词和句法上繁丰准确,语篇的组织比较完整自然。(2)两组学习者在道歉策略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高水平学习者注意强调道歉语体转换,越是正式的场合,他们的道歉内容越注意周详婉转和得体。而低水平学习者拘泥于套话。在“话语填空测试”中,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和低水平英语学习者都常用“sorry”来表达道歉。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常用的道歉策略多为显性的,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比较注重使用隐性策略,比如解释说明有关理由原因,为自己开脱,同时也婉转道歉,修补关系。(3)研究表明,文化差异影响中国“二语”学习者语言行为交际策略的选择。George Yule在《Pragmatics))一书中提到语境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与交际策略的选择有关,前者指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后者指交际双方的谈话内容受损和得益程度。英语本族语者一般认为,道歉策略的选择与外部因素无关,只与内部因素有关。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外语学习者认为,不仅内部因素与其道歉策略选择有关,而且语境外部因素也与其道歉策略有关。这是文化差异导致的。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把这些表现在言语行为中,而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因语言能力的局限,在言语行为中心有余而力不足。上述研究对我们的“二语”教学改革有一定启示。首先,“二语”学习者言语行为的生成不仅受制于其语言水平,而且也依赖于他们社会语言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中应当加强对学习者社会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既学到正确的语言形式,又体验到语言功能,实现语言形式与语用意义的结合。为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加强“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以便创设理想的语一言环境,催化和加速语一言习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