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组成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过硫酸盐的乳液聚合体系,先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固含量、粒径(PS)、粒径分布(PSD)、单位体积水中乳胶粒数(Np)的种子乳液,然后以此种子乳液为基础,采用种子法制备了具有二元分布的高固含量聚合物乳液。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乳化剂覆盖率、单体滴加速率、单体配比、大小乳胶粒个数比和粒径比对聚合物乳液固含量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测定了粘度、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乳胶粒体积分数等性能指标,分别建立了这些指标参数与反应工艺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针对本文研究体系制备二元分布高固含量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最优工艺条件。主要结论如下:1、乳化剂覆盖率必须达到一定值以上时,才能制备具有二元分布的高固含量聚合物乳液,且乳化剂覆盖率越高,乳液粘度越低。但过高的乳化剂覆盖率会使乳液体系中以胶束成核的方式形成新乳胶粒,影响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2、单体滴加速率过快将导致反应体系的散热困难,且会使水相中残余的MMA和BA分别以絮凝成核和沉淀成核的方式形成新乳胶粒,降低乳胶粒的乳化剂覆盖率并影响乳胶粒的空间占有率,不利于乳液体系的稳定性。3、BA含量主要影响MMA向乳胶粒迁移的速率和乳胶粒的粘弹性,过低的BA含量会导致部分MMA溶于水相并以絮凝成核的方式形成新乳胶粒,但过高的BA含量会使乳胶粒间的相互凝聚、胶黏现象严重,降低乳液的稳定性。4、大小乳胶粒个数比和粒径比时刻影响聚合反应过程中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两者适宜的比值是协同提高乳胶粒空间占有率,进而提高聚合物乳液固含量的关键。5、本文采用种子法制备的高固含量聚合物乳液中乳胶粒呈现二元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宜的条件是:乳化剂覆盖率在101.8%~113.5%,单体滴加速率小于2.07g/min,BA含量为20%,大小乳胶粒粒径比为2.14~2.37,大小乳胶粒个数比为3.6~5.0,且能制备固含量高达71.8%的乳液。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采用一步法可控引发二次成核,如何有效的提高乳胶粒的空间占有率,进而制备高固含量低粘度聚合物乳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