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模拟同传实践报告 ——以“普京热线-2019”为例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俄译汉模拟同传实践报告,研究对象为俄语电视访谈节目“普京热线—2019”。在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中俄作为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两国间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成为了世界大国关系的典范。“普京热线”作为俄罗斯一年一度的大型电视节目早已享誉全球,它是全面了解俄罗斯的“活窗口”,近年来更是备受中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因“普京热线—2019”是最新一期节目,且国内几乎没有完整的翻译,所以,笔者选择对本次热线进行模拟同传,不仅可以为俄语学习者和爱好者全面且真实地了解俄罗斯各方面的最新情况提供一个参考,还锻炼了笔者自身的同传口译能力,反思翻译不足之处,进一步寻找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提升翻译水平,实现预期的“翻译目的”。这不仅为笔者,亦可为其他口译人员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提供参考与借鉴。笔者选取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在目的论框架下以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为导向进行翻译实践,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分别采用“删繁就简”、“词汇增补”、“词性转换”和“合二为一”、“换位调整”等翻译方法来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减少口译中的信息差,力求实现口译交际目的。本实践报告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为项目简介,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内容和项目价值;第二章为译前准备,包括背景知识准备、词汇及预测问题准备、理论准备、身心准备和其他准备;第三章为翻译理论概述,包括翻译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和翻译目的论在同声传译中的适用性;第四章为翻译目的论在《普京热线》翻译中的运用,从词汇和句子层面分析了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其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第五章为翻译实践总结,包括翻译实践收获和待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俄语国家之间的交流逐渐紧密,一些城市纷纷建立了多领域合作关系,缔结友好城市。甘肃省陇南市与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7年,两座城市签署友好城市协议书,这标志着两市间的交流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为彼此今后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多领域、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世纪70年代,功能翻译理论首先出现于德国,由德国学者莱思、费米尔、曼特瑞和诺德等提出。该理论
本文是一篇俄译汉模拟交替传译实践报告,研究对象为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2018年发表的题为《提升哈萨克斯坦公民福祉:提高收入和生活质量》国情咨文的翻译语料。近年来,中哈关系稳定向好发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宣布发展中哈永久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这标志着中哈关系迈向了新台阶。哈萨克斯坦总统每年都会发表国情咨文,它是哈萨克斯坦政策的风向标,也是国外各界了解哈萨克斯坦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且和诸多方面相关联的过程,科学策划与管理工程项目,最后实现各方面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当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活动中迫切需处理的问题之一。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等过程需要多方面、多专业的参与及综合知识辅助,要科学安排与协调各种施工资源、技术及冲突问题等,将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形成的三维数据可视化技术用于项目管理中,能显著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文章尝试结合GIS
近年来中俄人文合作日益加深,两国间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2018年9月,主题为“中俄友谊文化之旅”的交流演出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拉开帷幕,9月13日至15日中俄艺术家们在俄罗斯军队中央模范剧院联袂演出“你好,俄罗斯!”歌剧经典作品音乐会。笔者有幸在此期间担任翻译,完成了数次采访的口译工作。笔者选择目的论作为本次翻译活动的理论指导基础。德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琳娜·赖斯在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
本文讨论了两类混合单调算子,运用迭代技巧得到了新的不动点定理,并把它运用到非线性积分方程及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中.本文内容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说明了本文的背景知识及主要内容.第二章研究的是一类带有正线性项的混合单调算子,得出一个新的不动点定理,并运用它证明了一类非线性积分方程正的概周期解的存在性.第三章讨论的是一类带有次齐次算子的不动点定理的存在性及唯一性,并给出了应用.所得结果改进并推广了相关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入,法律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法律翻译不仅能够为国家间的交流合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同时也能促进两国法律体系间的交流。因此,法律翻译人才的培养、法律文本的翻译实践及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告以法律文本《俄罗斯联邦国家养老保障法》(2018)(节选)为翻译实践材料,结合法律文本特征,在李克兴静态对等翻译观的指导下,对俄译汉翻译过程进行
随着“一带一盟”对接进程的推进,中国与“一带一盟”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在此背景下,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优秀学术论文被引入中国,学术论文汉译工作逐渐发展。与此同时,俄语学术论文汉译工作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学术论文是系统地研究、分析、论述某类问题或者研究成果的文章。其具有逻辑性、专业性、客观性、学术性、说理性等特点。因此译者应当准确理解相关术语、专业词汇,厘清词句之间的语法联系和逻
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出现,越来越多针对翻译主体的研究开始涌现,译者主体性也逐渐成为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译者主体性贯穿整个翻译活动的始终,不仅体现在译者在语言层面对原文文本的理解、阐释和翻译,还体现在语言之外的文本选择,与客户和出版商沟通等社会行为中。九十年《翻译学伦理的回归》掀起了关于翻译伦理的讨论,其中切斯特曼系统提出并分析了五大翻译伦理模式,重点关注新时代背景下译者所
本《客梯操作说明书》俄译汉笔译实践报告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操作说明书中翻译项目为例,对文本的词汇、句子进行解析。笔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难点问题,在案例分析中运用所选理论和翻译技巧解决问题,并总结出相应的翻译方法,力求在保证用词、译文专业性的同时,让产品使用者一目了然,能参照说明书正确操作。本报告所选案例来自于笔者同上海某咨询有限公司合作的翻译项目。本说明书包括电梯构造、安装、保养、运
本文为一篇会谈交替口译(俄译汉)任务实践报告,所描述的口译任务为笔者在2019年4月24日至2019年4月25日所承担的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代表团访问白俄罗斯并与白方相关部委举行会谈时的交替口译工作。受翻译实践报告篇幅所限,本文重点选取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代表团与白俄罗斯经济部代表会谈中白方2位发言人的俄文发言作为案例分析文本,旨在分析会谈交替口译(俄译汉)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翻译难点,并尝试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