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烧山火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tc6493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足三里烧山火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该法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将纳入的 6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山火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 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和药物等基础治疗,其中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烧山火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足三里穴行烧山火法。两组患者每日治疗1次,40min/次,每周针刺6天,休息1天,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TCSS评分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且评估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TCSS评分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的组内比较均明显改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种针刺方法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TCSS评分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的组间比较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足三里烧山火法改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烧山火组临床治愈率20.00%,显效率36.67%,总有效率为86.67%;常规针刺组临床治愈率6.67%,显效率20.00%,总有效率为73.33%。经轶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足三里烧山火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结论:1.足三里烧山火法与常规针刺法均可改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2.足三里烧山火法在改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运动及感觉功能疗效均优于常规针刺法。3.足三里烧山火法是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且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其他文献
背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相关的腹主动脉分支管理仍存在较大未知性和争议性,及时了解腹主动脉分支的灌注状态有助于处理急性主动脉夹层相关的灌注不良综合征。在急性B型
混凝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生活中时有发生的意外爆炸和区域性的恐怖袭击事件,都使得建筑物受到强大冲击并遭到破坏,严重
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学者们对腰椎小关节的不断认识和研究,腰椎小关节的运动和力学研究成为了当今的热点。然而,腰椎小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成果极少,研究方法总局限于二维静态
胃癌作为一种发病于胃窦部位上皮腺体细胞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早期病例确诊困难以及患者预后不良,对人们健康产生
目的:筛选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独立恶性征象,评价其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细针穿刺病理证实的145个甲状腺微小结节(其中
结式是经典的消元理论之一,用来构造结式的结式矩阵是消元理论中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从结式的性质出发,介绍了几种经典的构造结式的方法:Sylvester结式,Dixon结式以及混合Cay
研究背景:经典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肿瘤形成和干细胞的维持与分化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除了可以调控肝脏的发育及
近来疾病的传播与预防控制是世界卫生组织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模型已成为分析和研究传染病传播规律及控制策略的重要工具之一,近来通过建立确定性传染病模型来研究传染病
目的:通过挖掘TCGA和GEPIA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肝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潜在基因靶点方法:通过收集TCGA和GEPIA数
在科学与工程中常常会碰到非线性问题,这些非线性问题通常可以用非线性常微分方程或者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来表示。很多问题最后都需要求解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