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基础之沉思》,主要研究“实践基础”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关系,不仅包括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践、实践基础的意蕴的把握,对实践之为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的根据的追问,而且,包括对实践之为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的本性和机制的探索,对当代的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基础中存在的哲学问题的剖析,旨在推动实践合理化而促进人与世界协调发展。“沉思”标示其哲学方式,它可谓一篇(部)哲学的《实践基础论》。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在基于实践的现实生活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及其主观和客观在对象化活动中的矛盾运动为其基本内容;实践与人、与世界和与社会历史相互生成,在共时态上实践既决定认识和价值而又受着后两者的制约——造成一个基于物质生产实践并受社会关系生产直接决定的由“四种生产”(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所构成的“社会生产系统”,在历时态上实践既决定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及其总体的变化发展而又依赖于后者——使实践之为人与世界关系的现实基础必然地具有植根于社会历史的能动性和受动性内在统一的辩证本性;当代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同其实践基础之间,具有一系列崭新的矛盾内容和矛盾特点——只有自觉地贯彻以实践原则作为最基本原则的“人类活动的原则体系”,切实地大力推进当代的实践及其作为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的合理化,才能有力地促使当代人类摆脱所谓“发展困境”而实现人与世界之间的进一步的协调发展。 引言 永恒的主题 现实的召唤:如果说,当年马、恩是倾听现实召唤而确认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一切哲学的永恒主题之“实践基础”的话,那么,因“实践基础”固有的辩证本性所决定,当今的理论和实践的现实正召唤我们,沉思“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基础”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永恒主题。于此,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简析了研究该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概述了该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具体地确定了本文对该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主要内容、关键问题、重要创新及其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第一章 人与世界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的意蕴:本章从“现实的人”和“现实世界”入手,以马克思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立足于现实生活过程逐层深入地分析了对象化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对存在的思维”和“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