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中医外科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内涵,初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重庆市中医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为重庆市中医外科护士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建立重庆市中医外科专科护士培养体系,发挥好中医外科专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推动中医外科护理的学科发展。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及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明确中医外科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内涵特征,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重庆市中医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专家函询表框架。通过预实验对函询表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初步形成专家函询表。2.采用德尔菲法对初步形成的重庆市中医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进行指标筛选和评价,结合专家意见修订与调整。通过德尔菲法的积极性系数、协调程度、权威程度等指标检验函询结果的可靠性,采用优序图法明确各级指标权重,最终形成重庆市中医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结果1.两轮专家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值为0.838,第二轮专家函询的协调系数(Kendall’s W)为0.247,且P值<0.001,显著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专家函询结果的积极性、可靠性、权威性、可信度均较高。2.通过德尔菲法,选择2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构建了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重庆市中医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和60项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理论知识(权重为0.3466),技能实践(0.260),教学科研能力(0.150),管理协调能力(0.1266)。二级指标包括中医外科常用的外治方法、中医健康教育(权重值为0.0617),中医护理评估、围手术期护理、辨证施护(0.0606),外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理论(常规)、中医基础理论(0.0595),中医基本护理、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中医急救护理技能(0.0584),辨证护理基础(0.0573),外科专科的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0.0550),质量安全管理能力(0.0539),护理科研能力(0.0528),护理教学能力、沟通协调能力(0.0505),中医急救概述(0.0494),中药学基础(0.0426)。三级指标包括外科专科手术前、后的护理和外科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权重值为0.0190),病情观察、外科特色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外科专科常见病的辨证施护及效果评价、护理教学查房、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0.0186),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刮痧法、穴位按摩、艾灸法、外科常用护理技术、基础及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医护协作能力(0.0183),论文撰写(0.0145),中药的性能(0.0141),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0.0131)等。结论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及分析、小组讨论、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明确了中医外科专科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内涵,构建了重庆市中医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重庆市中医外科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