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工劳动者创造瑰丽的玉石文化,在新时器时代以来的长时间中,玉石文化历久弥新是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中重要元素之一。新疆和田玉自古是制作玉器的原材料,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在开采、搬运玉石,制作玉器的过程中形成和田玉的相关文化。玉石磨制产生玉器,二者的发展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玉文化中,玉雕艺术体现了琢玉人对所处环境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不同地区的玉雕作品饱含不同的地域特色,新疆占据资源优势,成就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玉雕大师,独树一帜。新疆玉雕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受河南、扬州、苏州、北京、上海等各地玉雕文化影响,集百家所长,自成体系,涌现了一批第一代玉雕大师马进贵、第二代玉雕大师马学武、赵敏,还有樊军民这样第三代玉雕大师,这些玉雕大师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进行玉石雕刻设计和创作,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推动新疆玉雕文化的繁荣进步。论文开端追溯玉雕工艺的起源及流派作整体概述,以出土的新疆玉器文物进行追踪溯源,将新疆玉雕的发展与变迁、工艺特点作为切入点,通过运用图像学、美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内容,对研究新疆玉雕的发展历程,以新疆玉雕大师樊军民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前期进行实地采访,疫情期间多次电话采访交谈,同时赴北京参加樊军民的玉雕展览,深入了解樊军民玉雕作品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从樊军民的诸多玉雕作品对其玉雕艺术创作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深入阐述、分析,进一步对新疆玉雕工艺、图案的特征进行研究,理清新疆玉雕艺术发展的现状,及新疆品德轩团队的建设理念、发展过程,为玉雕艺术在新疆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