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环节。魏晋玄学哲学从两汉的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构成论,发展成为以宇宙本体论哲学为主导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对后来的中国佛教哲学,尤其是对大乘空宗在我国的发展和隋唐道教重玄学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产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历史传承中的地位和影响作用之大。玄学所言谈和辩论的有无、本末、一多、言意、名教与自然等问题,在理论上比较幽深玄远,而且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但始终不脱离“天人之际”这个中国哲学的主体,涉及到了宇宙本体和人之本性等较深刻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直到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思想价值。王弼作为魏晋正始玄学开端人物之一,其思想在正始玄学各派中最具有系统性、抽象综合性,有典型的意义。其注《老》、注《易》也开创了解释学的方法原则,对后世的意义重大。实际上王弼的解释学方法是从两汉经学转化为魏晋玄学的桥梁,他所创立的重视义理融合儒道的方法实际上是将儒家礼乐文化同道家人性自然文化融合于一体,进而建立起崇本息末的玄学思想体系,这不仅超越了其之前的夏侯玄、何晏等人,而且对后来的嵇康、阮籍等人的自然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整个魏晋玄学之中,对王弼玄学的研究理应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极为深刻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从魏晋时期王弼的玄学体系入手探讨其自然、名教思想。所谓魏晋玄学是一种探讨宇宙存在之本体,以老庄思想为骨架,以“有无”等问题为核心,以“辩名析理”为方法,以融合“名教、“自然”问题为目的,展开了其形上的理论思辨之学。而王弼的名教、自然思想可以说是其玄学体系的价值论运用,在根本上是建立在其“本末”关系之上的,也是在整合儒道两家的意义上展开的,也是根植于王弼所面临的时代课题的现实性要求之上的,其归根结底是为解决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为玄学的进一步发展铺平理论的道路。因此对王弼自然和名教思想的研究应有特别的重视。本文拟通过对王弼玄学体系的研究,利用其本末关系系统展开讨论,力求为其自然和名教思想寻求一个合乎历史本省的定位,以重新获得其玄学的内在价值。在文章的最后,通过对其关于自然和名教关系方法的解析,挖掘出其解释学原则上的深远影响,和对后来自然与名教观念发展的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