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相关论文
20世纪30年代,广西在新桂系统治下是一个自治的实体。广西新民团是20世纪30年代广西建设运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刚开始,它是带有传统......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壮族地区构建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党政军"三位一体"的行政控制网络,使国家权力成功延伸到壮族社会。在国家权力扩......
新桂系主政下的广西社会,是广西史上的重要篇章。在自卫、自治、自给的“三自”政策下,广西以《广西建设纲领》为中心,开展了大规......
20世纪30年代的广西在新桂系的带领下致力于各项建设工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受到国内外的......
红七军最后一个连队是21师61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牙永平,天峨县向阳乡林佑村人。后来,由于形势变化,红21师番号改为右江独立师,61团改......
距广西柳州40公里的柳江县里高镇,有个山坳叫百子坳,因大山形状像观音菩萨,相传观音在此送百子而得名。1920年秋,新桂系下令修筑柳......
蒋介石一生曾经多次成为别人策划行刺的对象,但每次均能化险为夷,比较著名的有1931年夏“暗杀大王”王亚樵组织的“庐山刺蒋案”和......
广西地处祖国的南部边陲,这里崇山峻岭连绵,山河纵横交错,远古以来,当地的土著居民(广西壮、瑶、苗族的祖先)过着亦耕亦猎的生活,他们虽然......
新桂系领袖李宗仁在1921年间,由于在广东与粤军作战失利,败退回广西,曾一度落魄在玉林之兴业境内,依仗六万大山作隐蔽,养精蓄锐伺机。在......
1904年,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湖南省亲。第二年春天,任湖南武备学堂及附设兵目学堂教官。由于蔡不满清廷的腐败统治,救国心切,热心......
1891年在昭平镇出生的何武聪颖好动,青年时曾在昭平县城杏林药店做佣工,1910年弃工从戎,不久转入广西龙州讲武学堂炮科学习。1913年在......
李济深在新桂系的崛起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身为广西人的李济深曾被当时的国民党领袖人物视为新桂系的代表。但事实上......
“生死”之疑 覃连芳,柳州人。民国桂系时期的风云人物。他虽为富家小妾所生,却也读过军校,喝过洋墨:他曾是桂军中的一员猛将——挥......
1914年,张发奎从广东陆军小学毕业后,进入武昌第二军官预备学校。1916年年初,由于反袁,他被迫离开学校。袁世凯死后,张发奎不想继续求学......
受桂林市志办及主持修志工作的邱严明副市长等的坚邀,我有幸参加了1998年2月27日的《桂林市志》首发式。在桂停留的几天里,新市志可......
广西地处我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陆地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北部湾海域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广西的名称由来是因......
摘 要 新桂系时期,广西开始创办现代航空业。20世纪20年代末,广西已经开始修建机场、开辟航线、创建空军。30年代初,在创办军用航空的......
民国时期广西境内壮、瑶、毛南、仫佬、侗、苗、水、彝、京等民族统称为“特种部族”。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为开化苗、瑶等少数民族......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在1949年以前,史籍对瑶族历史记载甚少,而且不成体系。新中国建立后,民族平等真正成为现实,瑶族历史作为中......
自新桂系掌政广西政权以来,对基础教育十分重视,先后颁布相关促进基础教育的政令。特别是1933年实施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后,规定各村......
中共南宁地方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自1926年建立后,忠实履行党的宗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白色恐怖下前仆后继地与......
1946年广西省参议会议长选举纠纷的发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各种政治势力纷纷从各自的政治立场出发评价该事件,而民众多从切身......
1925年,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为领袖的新桂系统一广西,从此开始长达24年的新桂系统治时代。在此期间,柳州在时任广西建设厅厅长......
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失利后,新桂系集团为了稳定内部,巩固军心,成立了一个秘密的决策的核心组织——“革命同志会”。“革命同志会......
桂林“七·九”反共事件发生后,广西省工委能够顺利移驻钟山县英家乡并在那里隐蔽开展工作,这得力于早期钟山县中共党员始终坚持党的......
192 5年至 1 94 9年 ,在新桂系统治广西的 2 5年中 ,其警察机构变得日益严密和庞大 ,既有反人民性的一面 ,也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客观......
1938年11月,在广州失陷、广西直接面临日军铁蹄威胁之际,一大批热血青年积极响应新桂系的号召,投笔从戎,加入“保卫大广西”之列.......
摘 要 本文以民国时期新桂系政权在广西主政期间的治理方略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建设各方面进行的“现代化......
在抗战前期,新桂系军队利用其严密的政工系统进行宣传和鼓动,提高了官兵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了......
20世纪30年代初,新桂系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自保求存,以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为最高指导原则,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
20世纪30年代,广西新桂系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为理论动力,试图以和平方式改良土地租赁方式,实现地主富农与承租农民的共赢,以促进农......
新桂系的“四大建设”一方面增强了其自身的实力,开启了广西社会的现代化步伐;另一方面亦对社会产生不少负面效应。本文从经济、政......
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新桂系独霸广西金融业,在省内建立起一套独立完整的金融体系与中央抗衡,对广西金融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末,新桂系在广西组建县参议会,宣称以实践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县参议会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民意、监督政府,但未能摆脱......
20世纪30年代,广西编辑出版的地情资料文献数量多,内容丰富,具有近代资料文献的特点。这些文献,保留了大量上世纪30年代及30年代以......
1946年的广西省参议会议长选举纠纷是近代中国民主史上一件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其形成虽是众多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新桂系内部各利......
20世纪30年代初期,新桂系在刚刚主政广西、开展建设广西运动之时,面临比较严重的"三农"问题。其从广西当时的省情出发,因地制宜地......
抗战时期,新桂系主政安徽.为振刷民众精神,实行国民精神动员,在安徽国统区推行以禁蓄发辫、禁止缠足、提倡短装和厉行节约为主要内......
从历史的视角,探寻新桂系治桂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天治桂的影响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因此,立足于村治管理理论,站在管理文化的角度,寻找广......
"寓将于学"政策是新桂系以"建设广西,复兴中国"为目标的"三自"、"三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扩军中所需要的中下级干部问......
在广西近代历史上,从民国早期占据广西的旧桂系到后来统治广西的新桂系都发行过数额巨大、品种繁多的广西地方纸币,其中最精彩的纸币......
广西机制银币的产生,始于旧桂系陆荣廷集团统治时期的民国八年(1919年),终止于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集团垮台的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在......
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当局通过革新财务行政机构,整理县地方税捐,清理地方公有款产,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制度,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