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应用,网络德育发展模式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网络德育发展模式的实效性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和研究探讨。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高校网络德育模式中的实效性,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是摆在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首要任务。本文分为四个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高校网络德育模式的含义、特征,第二部分梳理了网络德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得以实现的根据和条件,第三部分阐述高校网络德育模式的规律,最后提出遵循其规律而应该采取的原则和方法并在高校网络德育教学进行中应该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为实现和达到实效性要求这一最终目标所开展的研究,得到如下成果:第一,面对互联网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变被动为主动,提高高校网络德育模式的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扩大德育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第二,构建全方位的高校网络德育模式的网络体系与监控、管理体系,努力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对待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第三,新的高校网络德育模式要求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网上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四,还要建立具有辅助作用的高校网络德育模式的评估及激励体系,使大学生在网络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网络德育模式还属于探索时期,还存在“高消耗、低效益”现象。另外网络德育模式中所具有的某些技术特征,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德育的互动带来便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和助长了诸多不良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所以要实现网络时代教育方式的实效性,注重实效性的原则和方法,做到“以德治网”。对实效的分析就是切实展示网络的社会价值,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采取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