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发展,数学的学习早已成为一种工具性学习,学则是为解决问题,作用于生活而学。并且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模型思想”已经被纳入到数学十大“核心概念”之中,这既是对原有“两基”所做出的必要补充,同时也表明了模型思想其重要性,与生活之相关性与融合性。但就其研究现状所揭露的不足来看,仍然会出现教学策略单一、学生运用模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不足以及能力不高等问题。因此,为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型思想渗透的现状,本研究以获奖课例《平行与垂直》为案例进行质性分析,综合提出解决策略与建议。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针对“模型思想”这一核心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归纳,了解其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主要集中于模型思想的定义研究以及教学渗透的问题研究与策略研究等。其次,对数学模型思想渗透的相关理论、原则与重要性进行必要的说明,并根据实习过程中所观察的课堂实况、教案分析以及对小学教师的访谈记录的整理,揭露现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模型思想的不足与问题。最后则是利用NVivo软件对所选取的视频案例进行质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及模型思想渗透的原则与要求进行策略的提出与阐释。通过NVivo软件对案例视频进行操作与分析,其结果主要集中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沉寂行为以及技术行为这四个维度。根据对教学视频进行编码,观察其动态分布特征,可得出关于这四个行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最后,根据现状调查与案例分析的总结,提出模型思想渗透的策略:第一,教师应当选择合适的背景材料,贴近学生生活,以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二,构造合理的模型结构,突出模型核心价值,留有思考余地;第三,学生应当参与模型建构的过程,提升认识,充分感知;第四,重视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变式训练,在正反例证中,辨析模型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