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研究——以天涯社区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12345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结构,它让人们不仅生活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中,同时也存在于一个网络编织的虚拟空间中。   近年来,虚拟社区已成为现代人应用网络的重要部分。作为“精神共同体”的虚拟社区是传统社区在数字化时代中的延续及拓展。虚拟社区让远在天涯海角的人们在网络中相聚在一起,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一个个群聚部落。虚拟社区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和观点讨论的需要,同时也进行着人际互动,虚拟社区所提供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是不可替代的。   天涯社区作为国内虚拟社区的代表,拥有数百万高忠诚度、高质量用户群体所产生的超强人气、人文体验和互动原创内容。天涯社区一直以网民为中心,满足个人沟通、创造、表现等多重需求,并形成了全球华人范围内的线上线下信任交往文化,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华人网上家园。   因此,本研究选取天涯社区作为研究范本,以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对话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人际互动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传播学角度对虚拟社区人际互动进行分析,研究虚拟社区人际互动的模式、特征和心理发展阶段,探讨虚拟社区人际互动引发的个人和社会问题,并提出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建议,以期为虚拟社区人际关系调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其他文献
基于近年来一系列公民个人遭遇经由网络和媒体报道,酝酿成为公共事件,诸如“躲猫猫”、“天价烟”、“欺实马”等,本文从框架理论出发,认为网络环境下媒体对于公共事件的报道过程
期刊
早在1984年,信息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就曾指出:“要想有效的生存,就必须有效的拥有信息。”自人类社会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以来,如同空气般的信息深刻影响着人们日常工作、
2009年6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由联合国新闻部主办的“网络仇恨”专题研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网络仇恨”这一概念,潘基文将网络中的仇恨现象比作“信息高速公路上数条阴
《大众生活》周刊是中国著名的新闻出版家邹韬奋继《生活》周刊后,创办的第二份以推动民族解放运动为主的时事性周刊。由于紧密结合并反映时代主题,栏目的设置又颇具特色,《
2000年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多。在老龄化背景下,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老年人问题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