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状况息息相关。本文的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而宗室,作为封建社会的特殊阶层,其生活状况的好坏亦受到诸如宗室制度、自然环境、民族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代王,是明初分封在大同的朱桂一支,自明初分封一直延续到明亡。笔者通过对其受诸多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生存状况变动研究,认为:1、随着太祖后历任君主调整宗室政策,代府宗室逐渐丧失了包括治兵权、行政权、婚配选择等多项权利,甚至人生自由也受到控制,逐渐变为只能“衣食租税”的寄生阶层。2、明代,是我国自然环境变迁非常激烈的时期。笔者通过史料记载中发生于大同一地的自然灾害情况并结合明王朝灾后救济措施的演变情况的论述,认为至迟在嘉靖时期,代府宗室已经很难得到灾后救济。特别是随着代府宗室人口数量的过量增长,同样在嘉靖初期,代府宗室的宗禄缺乏状况开始显现,并逐步恶化。3、蒙古贵族骑兵对大同地方的不时军事袭扰,一方面使得大量劳动力逃亡,田地荒芜,大同赋税收入锐减,进而影响了代府宗室的禄粮收入;另一方面,频繁的战争也对代府宗室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大同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稀少。因此,在军事压力的影响下,大同一地的农作物产量更难满足代府宗室需求。4、最后,笔者认为代府宗室生活状况的变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大同建藩时起到永乐二十二年为止,此阶段为代府宗室生活确立期。尽管这一阶段明代宗藩政策变动非常频繁,然而代府宗室仍然能享受宗室这一特殊身份带来的优越生活;第二阶段从宣德元年(1426年)到明代宗景泰八年(1457年)时止,这一阶段的代府宗室处于森严的宗禁控制下,逐渐丧失了统军权、行政权甚至行动自由。同时,因为代府宗室成员的迅猛增长,大同一地已经难以满足代府宗支的包括食、住等基本生活需求。另外,明英宗于正统十四年在大同被俘,更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也宣告明蒙之间长期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第三阶段从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到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时止。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明朝廷为应对代府宗室无地居住而实行的“别地建封”的政策。第四阶段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到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时止。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为代府宗室成员处于“宗禄困境”时期,生活困苦,难以为继。同时,这一时期也与“明清小冰期”所处时段相吻合。一方面造成了大同一地的灾害发生频率逐年增加,灾情日益严重;另一方面使得大同的粮食产量日益减少,更加难以满足代府宗室的基本生活需求;加剧了代府宗室成员的生活困境。第五阶段从崇祯元年(1627年)延续到明亡(1644年)为止。这一阶段以大同的两次兵变为开端,以大同为李自成起义军攻破为止。揭示出军事压力下代府宗室成员生存的艰难和困苦,同时宗禄的常年欠支和医药的缺乏更是造成代府宗室走向消亡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