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本体论批判与现代性意蕴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ft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一书,以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为研究内容,以卢卡奇的本体论和现代性问题为思想逻辑,梳理卢卡奇的本体论批判和现代性思想,结合我对西方哲学本体论和现代性问题的理解,认为本体论问题的终极性追求和现代性的自我批判意识不断推动西方哲学向着形而上的美好境遇前进,不断彰显人类的形而上精神。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一书的本体论与现代性问题体现了其对终极形而上精神的无限追求。以此形成本文的基本思路。本文第一部分以《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一书为理论资源,挖掘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以卢卡奇的本体论批判为出发点,力图阐明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重构。指出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之处正是在于以社会存在本体论超越了以往哲学的旧本体论,实现了本体论的否定性发展。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卢卡奇对西方传统和现代本体论的批判,揭示卢卡奇理论中浓厚的现代性批判意蕴。指出建构和重塑马克思的本体论是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理论主旨。在他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社会存在本体论本身表征了本体论和现代性相互缠绕而彰显的人类形而上精神。第三部分结合我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解,认为现代性问题代表了否定性批判的维度,本体论自身的自我否定也并非仅仅依靠自身并在自身之内完成的。因此,本体论与现代性问题都体现了形而上的人类思想的终极性追求,都体现了人类追求理想、自由、解放的基本精神。即本体论问题总是与现代性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一书正体现了这一思想。
其他文献
生态人格是道德人格的一种新型要求,它是环境道德素养内化为人的良知后形成的一种道德人格样态,是一个人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活方式所持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确定态度和
作为我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者之一,张申府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吸收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有益成分,开创了将列宁、孔子、罗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20世纪无产阶级革命家、反法西斯战士、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政治领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深入解读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创
在整个古希腊哲学发展的过程中,从米利都学派到毕达哥拉斯学派再到巴门尼德几乎已经确立了整个未来哲学发展的主基调。这一主基调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毕达哥拉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伦理实体的社会责任被一再的忽视,企业一味地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仅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同时也给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可见,无论是市场经济
法哲学所彰显的是哲学对特定时代的公平正义问题的关注与回应。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依赖而又展示于“人类解放”的时代,其现实针对性就是奠基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资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