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通降法联合免疫调节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doc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索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ius nephropathy,IMN)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常见诱因,以及AKI的发生对IMN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的影响。评价和解通降法联合免疫调节方案治疗IMN合并AKI的近期临床疗效,为形成IMN合并AKI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肾活检、病例资料完整且规律随访≥12个月IMN患者一般情况、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随访资料等方面的回顾性研究,分析IMN合并AKI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价和解通降法联合免疫调节方案治疗IMN合并AKI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临床特征本研究共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接受肾活检、病历资料完整,且规律随访≥12个月的IMN患者共94例,根据2012年KDIGO《急性肾损伤指南》标准,在此期间共45例患者诊断为IMN合并AKI,其中8例为肾活检时即合并AKI,其余37例为治疗过程中发生的AKI。1.1 一般情况AKI组较N-AKI(NO-AKI组)年龄(岁)[62(54.5,71.5)vs 54(46.5,58),P=0.000]、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g/m2)(25.7±4.1 vs 23.9±2.6,P=0.010)更大,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男女比例约为2:1,P>0.05,无统计学差异。1.2基础疾病AKI组较N-AKI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更多、比例更高[39(96.3%)vs 27(55.1%),P=0.001]、[14(31.1%)vs3(6.1%),P=0.002],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KI组、N-AKI组合并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为 19(42.2%)vs 14(28.6%),P=0.166,无统计学差异。1.3病理表现AKI组较N-AKI组小管间质病变更常见[35(77.8%)vs 14(28.6%),P=0.00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KI组有2例合并其他类型肾小球肾炎,分别为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炎。1.4基线指标AKI组较N-AKI组血肌酐(Scr)(129.0±86.3vs71.3±17.2,P=0.000)μmol/L、血尿素氮(BUN)[9.6(7.5,12.0)vs 4.9(4.2,6.1),P=0.000]mmol/L、24h尿蛋白定量(24h-PRO)[5.7(4.1,9.3)vs 4.3(3.0,5.7),P=0.010]g/24h、总胆固醇(TC)[7.1(5.5,8.6)vs 5.9(4.3,7.3),P=0.032]mmol/L更高,血红蛋白(HBG)(109.2±24.6 vs 118.5±17.9,P=0.014)g/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58.4±23.9vs86.9±24.5,P=0.010)ml/min/1.73m2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KI组较N-AKI组甘油三酯(TG)(3.0±1.9 vs 3.6±2.1,P=0.222)mmol/L、血白蛋白(ALB)(22.5±6.2 vs 25.0±7.0,P=0.078)g/L、血尿酸(UA)(351.2±111.6 vs 372.6±71.3,P=0.268)μmol/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1.5治疗方案AKI组较N-AKI组采用免疫调节治疗比例更高[35(77.8%)vs 18(36.7%),P=0.000],N-AKI组较AKI组则更多的采用基础治疗[31(63.3%)vs 10(22.2%),P=0.000],具有统计学差异。2.AKI发生诱因本研究中,治疗用药相关[15(33.3%),以环孢素(6,40.0%)、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statin-aldosterone-system,RASS)阻滞剂(5,33.3%)为主,其他可见利尿剂(2,13.3%)、双氯芬酸钠(1,6.7%)、疫苗(1,6.7%)]比例最高,其次为感染[14(31.1%),肺部感染最为常见(9,64.3%)]、特发性AKI[10(22.2%)]。其他可见静脉血栓、横纹肌溶解、急性心肌梗死、新发房颤、上消化道出血。3.AKI近期疗效评价3.1中医症状发生AKI后,患者多出现纳呆、气短、腹胀、恶心、心悸、咳嗽、呕吐、便秘、少尿等症,辩证属气虚血瘀水停,三焦枢机不利,水湿湿浊弥漫,应用和解通降法治疗后14天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3.2肾功能指标治疗前较治疗28天后Scr[143.0(126.5,174.0)vs 101.0(80.0,145.0),P=0.000]μmol/L、BUN[12.1(9.3,15.2)vs 9.7(7.4,14.0),P=0.000]mmol/L下降,ALB(21.2±5.2 vs 22.3±5.0,P=0.015)g/L、eGFR(32.2±13.2 vs 50.7±24.0,P=0.000)ml/min/1.73m2升高,肾功能、ALB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AKI的发生对IMN治疗方案、NS的缓解及肾脏预后的影响4.1免疫调节方案发生AKI后,有32例(71.1%)调整激素用法/用量,其中25例(71.1%)采用甲泼尼龙40mg/d稀释静脉滴注、4例口服加量、4例因严重感染停用激素。在肾功能趋于稳定后,继续免疫抑制剂治疗。发生AKI前使用环孢素(CSA)的22例患者,有8例继续使用CSA,但剂量下调,7例调整为环磷酰胺(CTX)、7例调整为吗替麦考酚酯(MMF)。4.2NS缓解及肾脏预后从肾活检至研究随访观察截止时间(2017年12月),AKI组总体NS缓解(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比例低于N-AKI组[21(46.7%)vs 38(77.6%),P=0.002],设定eGFR下降>50%为肾脏终点事件,AKI组进入肾脏终点比例高于N-AKI组[15(33.3%)vs 7(14.3%),P=0.029],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KI组有3例发生全因死亡,2例进入维持性透析。5.肾脏终点事件危险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2017年12月为研究随访观察截止时间,设定eGFR下降>50%为肾脏终点事件,纳入因素:年龄、分组、BMI、eGFR、基线24h-UTP、小管间质病变、随访过程中从未达到NS缓解因子,结果表明eGFR(P=0.033)、小管间质病变(P=0.086)、随访过程中从未达到NS缓解(P=0.033)为肾脏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设定P<0.05为肾脏终点事件危险因素)。研究结论年龄更大、高BMI、基础肾功能差(低eGFR、高Scr、高BUN)、更多蛋白尿、高TC、HBG更低、肾小管间质病变、高血压、T2DM、冠心病可能是IMN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治疗用药相关、感染为AKI的常见诱发因素。AKI的发生可严重影响IMN的自然病程及预后。eGFR、随访中从未达到NS缓解为eGFR下降>50%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解通降法联合免疫调节治疗可有效改善IMN合并AKI患者的近期1临床疗效(中医症状及实验室检查)。
其他文献
共振光散射(RLS)分析技术是二十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因其简单、灵敏度高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已经应用于核酸、蛋白质、糖类等生物大分子、金属离子、药物、表面活性剂、纳
目的:探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最佳治疗方案,比较不同方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方法:11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加胸腔抽液治疗;药物加胸腔抽液和胸腔
2011年12月6日,中国电科院接到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知,委托中国电科院牵头承担2011年信息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中的《安全可控信息系统(电力系统)安全指标体系》国家标准制定工作,这是中国电科院首次牵头承担信息安全领域国家标准制定。安全可控信息系统是国家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研究并制定其安全指标体系,对指导和评价我国重要行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将
8月2日,信息安伞同家标准宣贯会在贵阳市隆重召开。本次宣贯会是2013年信息安全国家标准优秀应用征集活动内容之一,
<正> 没有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语,只是从意思上反映出主语被动性质的意念被动句,在春秋以前,是汉语表示被动意义的基本方式。春秋以后,具有被动语态的多种被动句相继出现,一
期刊
大型仪器设备不仅是高校投资的重点之一,更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手段和重要物质条件。近年来,在国家要求加强高校基础条件建设,加强高校经费保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号
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和访谈呈现云南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并对不同层面进行差异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