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环境污染制约经济发展,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现今水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较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对污水中氨氮、COD、总氮和总磷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通过竞争的途径抑制同样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藻类的繁殖。它们还能够凝聚和阻挡水中的高分子有机物和悬浮物,从而降低水的浑浊度。本章利用6种水生植物对枝轮藻、豆瓣菜、芦苇、红蓼、脆弱刚毛藻和菹草处理汾河太原段污水,研究水生植物对汾河太原段污水的净化能力。结果如下:(1)6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氨氮的净化能力在3个水平均为芦苇最好,3:0水平为25.57%、1.5:1.5水平为37.44%,2:1水平为48.94%,脆弱刚毛藻最差,3:0水平为7.01%、1.5:1.5水平为13.62%,2:1水平为16.26%;(2)6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COD的净化能力在3个水平均为芦苇最好,3:0水平为50.57%、1.5:1.5水平为60.98%,2:1水平为63.07%,豆瓣菜最差,3:0水平为9.31%、1.5:1.5水平为29.88%,2:1水平为39.45%;(3)6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总氮的净化能力在3个水平均为芦苇最好,3:0水平为66.82%、1.5:1.5水平为69.40%,2:1水平为75.44%,对枝轮藻最差,3:0水平为10.14%、1.5:1.5水平为14.11%,2:1水平为47.73%;(4)6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总磷的净化能力在3个水平均为水平芦苇最好,3:0水平为53.15%、1.5:1.5水平为63.31%,2:1水平为65.79%,菹草最差,3:0水平为14.72%、1.5:1.5水平为38.46%,2:1水平为40.90%。(5)对于3个水平,各个指标的净化效果均为高浓度水平(3:0水平)<中浓度水平(1.5:1.5水平)<低浓度水平(2:1水平)。在污染水体修复的各种方法中,植物修复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易管理,有利于资源化,而且是一种有利于整体生态环境改善的技术。芦苇为6种植物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植物,因此芦苇可以作为净化污水的首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