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抑郁作为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让中学生能够顺利度过青春期,成长为既心理健康又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是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采用问卷法在中学生群体中筛选出有抑郁症状的学生,然后以实验的方法把情绪启动与注意偏向范式相结合,目的在于研究探讨中学生抑郁个体的注意偏向现象。探索情绪启动效应对中学生抑郁个体的注意偏向产生怎样的影响。以中学生抑郁个体为研究对象,在拓宽了对注意偏向的研究领域的同时,也加深和丰富了我们对注意偏向的了解。其次本研究从情绪启动的角度进行探索,为中学生抑郁的形成原因提供理论证据和实践指导,使我们对抑郁的预防和干预可以有的放矢。实验一采用Go/No-Go范式的变式以情绪面孔为刺激材料,探索不同个体在悲伤、愉快两种表情下的认知效率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中学生抑郁个体对负性情绪面孔产生注意偏向,主要表现在对负性面孔的注意解除困难从而使中学生抑郁个体对负性信息的加工分配了他们更多有限的认知资源,如果不能有效地对其加以调节和干预将会对中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影响,以往很少有研究用实验的方法对改善抑郁个体的负性情绪,实验二采用情绪词启动范式进行对面孔类型即靶刺激的判断任务,试图通过情绪启动的方式去调节这种负性注意偏向,在阈上情绪启动的条件下,探索不同抑郁状态个体在悲伤、愉快、中性三种表情下的认知效率是否存在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断呈现积极词语后被试对靶刺激的反应时变快且正确率变高而呈现消极词语后试对对靶刺激的反应时变慢且正确率降低。因此我们断定启动词影响了被试的判断与反应。不断呈现积极词语即积极启动改善了被试的抑郁情绪使其注意范围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和认知范围更宽广,从而对靶刺激的识别时更快更准确。不断呈现消极词语即消极启动加剧了被试的抑郁情绪,使个体无暇关注其他,注意范围和认知范围变得更窄,由于抑郁个体的注意资源被高度占用,当再要求个体完成其他需要占用认知资源的任务时,就出现了注意的竞争,从而被试对靶刺激的反应时变慢准确度变低。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无启动作用下正常个体对正性情绪面孔和负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时没有显著的快慢差异。个体没有表现出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抑郁个体对正性情绪面孔和负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时有显著的快慢差异。个体表现出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说明在无启动条件下,中学生抑郁个体对负性信息分配更多的注意资源。2.正性启动条件下,抑郁个体对三类面孔的反应都快于控制组,说明正性启动有效地改善了被试的抑郁情绪。正常组对正性面孔的反应时与对负性面孔的反应时有显著的快慢差异,出现情绪启动效应。3.负性启动条件下,抑郁个体对三类面孔的反应都慢于控制组。说明负性启动加剧了被试的抑郁情绪。正常组对正性面孔的反应时与对负性面孔的反应时有显著的快慢差异,出现情绪启动效应。研究结论的得出针对抑郁个体可以先通过情绪启动的方法让他的注意偏向消除(认知),减轻他的抑郁体验(情绪),弱化后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个体注意偏差的消除,从而最终打破抑郁个体的情绪体验与认知偏差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为我们帮助学生从认知层面克服不合理的认知信念,建立合理认知从根本上减少和降低抑郁的发生、培养中学生人格特征中的情绪稳定性成分,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等,多途径、多渠道地对中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抑郁患者的认知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