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展,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更是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作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维度的审视与探究,无疑会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助力。本文主要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论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着重论述了国内学者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发展,全面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提炼了其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本质统一、开发与复活自然一体、享用与节约自然资源并重的理论内涵。第三章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理论依据,挖掘了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稻作生产方式中的生态智慧。第四章是在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始宗教观、文化观,对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神话、口头文学中蕴含的敬畏与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物同祖同源、自然与人共存共荣等生态精神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五章是探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制度文化中的生态理念。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论总结了云南少数民族禁忌、规约、风俗礼制内容中的生态范式,并阐述了其发挥的生态功能。本文是以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的文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云南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中的生态蕴意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审视与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丰富的生态理论给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二者的融合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民族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凝练出的绿色生态理念,为破解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充分彰显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生态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