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合成系统中石蜡的生成原因及优化处理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zhimi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醇作为煤化工的最基础中间产物,不仅用途广泛,下游产品丰富多样,而且热值高、燃烧产物清洁,是难得的清洁能源。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日益减少,甲醇很可能作为石油的替代品而成为新的燃料。近十几年来,甲醇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新建甲醇装置规模已经普遍达到或超过百万吨。但受制于工艺技术、原料气组成、催化剂活性等一系列因素,大型甲醇装置的运行情况不容乐观,个别装置因为系统结蜡影响运行而频繁开停车,如何解决石蜡对甲醇合成产生的困扰,保障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Davy公司设计的双系列年产180万吨MTO级甲醇合成装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工艺参数、催化剂床层温度、系统压力等因素的变化对甲醇产量及石蜡生成的影响,发现系统中羰基铁的含量不仅影响催化剂的活性,而且导致合成气生成更多的石蜡,石蜡又堵塞甲醇水冷器的管壁,使其换热效果下降,造成分离器出口温度高、循环气带甲醇、甲醇进入合成塔又影响反应的正向生成等一系列问题。在找出影响甲醇产量及系统运行的不利因素后,通过对两个平行系列的分别优化改造,从单一因素解决各存在问题,然后对比分析改造成果,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操作经验,保证了装置的高产能、低消耗运行。希望本文研究的结论可以对甲醇生产中消除和减少石蜡的产生提供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高粱靶斑病是高粱叶部重要的真菌病害,目前国内外对于高粱靶斑病报道较少。高粱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在对高粱病害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一种叶部病害发生非常普遍且为害严重,疑似高粱靶斑病。本研究采集黑龙江省不同地点高粱病叶进行分离鉴定,确定为高粱靶斑病病菌,在此基础上,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遗传多样性及侵染过程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病害流行、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及病害防治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研究
播种是谷子生产的重要措施,通常采用条播播种方式,但条播作业存在播种密度不均匀,后期间苗劳动难度大等问题。谷子穴播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播种作业方式,但目前穴播播种作业的机械较少,对谷子穴播播种监测相关系统的研究也不够完善。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监测方法的基础上,以STM32F101RB单片机为核心,利用上位机与下位机进行数据的连续采集和显示,设计红外光电传感器为主要监测器的谷子穴播播种监测系统,能够对谷子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是我国检疫性害虫,对水稻危害极大,一般情况下会导致水稻产量降低约30%。本研究对东宁市稻水象甲成虫进行鉴定后,对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的取食寄主植物种类,以及越冬代成虫田间分布型和发生趋势进行调查研究,为控制稻水象甲的种群数量,减轻稻水象甲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东宁市采集到的越冬成虫,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确定
为获得具有抗(耐)连作障碍功能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从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试验基地采集连作多年的大豆根际土壤,从中分离、纯化出菌株后通过种子萌发及苗期试验初步筛选出促生菌株,对初步筛选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16S r 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菌株的固氮、溶磷、分泌IAA(3-吲哚乙酸)能力及ACC脱氨酶活性大
针对勺带式马铃薯排种器在以微型薯作为种薯时排种性能差的问题,对种箱内种群的运动状态进行离散元仿真分析,设计了一种振动供种限位装置并对装置性能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两个品种微型薯(大西洋和中薯5号)的基本物理参数、弹性模量和静摩擦系数进行测定。为微型薯仿真模型的建立、仿真试验的进行和关键部件的改进设计奠定基础。(2)基于离散元法,在微型薯物理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勺带式排种装置和微型薯
学位
自1981年3月,自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了我国首家物业服务企业以来,经过40余年的持续发展,物业管理行业目前已有14万家企业的规模,逐渐成为协调社区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行业。但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企业大多只关注终端的物业服务开发,局限于以增加利润为目的的物业服务,而忽视物业的后期管理。本文根据我国物业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挖掘分析了物业管理前期介入的作用,重点探讨了实施前期介入的可行性,
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马铃薯逐渐从粮食作物转变为第四大主粮作物。黑龙江省作为北方马铃薯的重要产地,其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黑龙江省内的马铃薯产业多为人力、畜力进行,在收获薯土分离环节受到人为的因素造成损伤,严重降低了马铃薯的产出效益。在保证薯土分离质量的基础上研制出一款能够降低损伤效果的马铃薯收获装置,对该装置中抖动轮的振动频率、升运链线速度、倾斜角度进行优化设计,以马
林蛙是一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的两栖动物。野生林蛙作为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目前已经被禁止非法捕捉利用,因此,人工养殖成为林蛙增殖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林蛙养殖过程中的一些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影响,寄生虫病就是重要的疫病之一,特别是吸虫感染已成为影响林蛙养殖的重要因素。关于蛙类寄生吸虫的研究较多,国内报道复殖吸虫有12科24属60余种,但是关于林蛙吸虫感染详细情况还未见报道。本实验从2019年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服务于各个行业。但是我国的农业仅仅是规模够大,其机械化的程度则远远的低于其他发达国家,造成了同等面积的耕地下农作物的产量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现状。要想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作物的产量,就只有走向机械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机械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如今正向着智能化和无人化发展,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液压为动力源的农机具旋转驱动装置,使用拖拉机的后液压输出口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