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士进行自我同情的现状调查,评估其自我同情的水平,分析急诊科护士自我同情水平的影响因素,提出完善其自我同情水平的对策,为护理教育者和临床护理管理者开展提高护士自我同情水平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7月至10月期间,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急诊科护士的自我同情现状。使用自拟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自悯量表(SCS)进行问卷调查、EpiData3.1进行资料管理、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应用频数,百分比,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调查对象的自我同情水平总得分为106.13±9.84,经百分比转化后为81.64%(>80%),说明急诊科护士自我同情的总体水平良好。6个维度得分分别是自我友善维度(19.42±3.85),自我评判维度(19.64±3.50),普遍人性感维度(17.08±2.59),孤立感维度(16.81±2.49),清醒意识维度(16.44±2.16),过度沉迷维度(16.73±2.04)。2.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任职方式、学历、月收入、收入满意度、工作年限和职称影响因子上,急诊科护士的自我同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对急诊科护士自我同情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职称、工作年限和收入满意度。结论:1.急诊科护士的自我同情总体水平良好,但是清醒意识和正念的条目得分略低,说明急诊科护士清醒意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急诊科护士自我同情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满意度、工作年限和职称。自我同情水平得分最高的是对收入满意、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急诊科护士。对个人收入是否满意是影响急诊科护士自我同情水平的重要因素。3.根据急诊科护士的自我同情水平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适当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薪酬,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清醒意识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自我同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