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老龄办发布的统计公报指出,2009年是我国历史上老年人口比重增幅最大的一年,与上年度相比,老年人口净增725万,,增长了0.5个百分点。而在“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个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5%,老龄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而在2009年,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仅达到2.35亿人,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也仅为为8691万人,全国有将近10亿人养老没有保障。然而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在广大人民未富先老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如此迅速的增加必然需要巨大的养老金的支持,但我国目前的养老金运作模式却不容乐观。我国保险行业如何通过金融创新,使老年人能够在不移居他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利用自己的住房获得稳定的收益,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比较成功的住房资产转换模式,针对的对象是那些对房屋拥有完全产权的老年房主,美国等一些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已取得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本文中作者通过借鉴一些国外成熟的运作模式,试图探索出适合我国保险业开展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本文首先介绍了反向抵押贷款的理论内容,重点论述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新加坡五国的运作情况。其次,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可开展此项业务的可行性,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反向抵押贷款的市场前景。然后从银行、保险.社会保障和房地产开发四个部门分析了在我国可以开办这项业务的机构和它们各自的优劣势,并着重论述了保险业开展反向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并简单描述我国保险业在最近几年对该业务的研究探索情况,并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保险行业目前开办此项业务可能面临的障碍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文章的重点是探讨我国保险业开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的具体运作及风险分析、定价模型。并在最后提出了四种与反向抵押贷款相配套的补充保险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