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时机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ny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时机,为提高临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有 210 例,根据患儿家属的意愿将其随机分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探查病灶并在患儿体温正常时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研究组 1)和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探查病灶并在患儿体温异常时即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研究组 2)。观察并比较各组患儿的咳嗽和肺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状况,测定并比较各组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IL-6、CRP、PCT和TNF-?、MP-IgM水平,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PaCO2和PaO2。
  结果:
  1 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比常规组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研究组1患儿的治疗显效率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患儿的治疗显效率研究组 2 比研究组 1 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2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儿的咳嗽改善时间和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比常规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2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比常规组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患儿的咳嗽改善时间和肺啰音消失时间研究组 2比研究组1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3 治疗后,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儿的呼吸频率、PaCO2、MP-IgM、血清IL-6、TNF-α、CRP和PCT水平均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 1 和研究组 2 患儿的 PaO2比常规组的明显增加( P<0.05 );患儿的呼吸频率、PaCO2、MP-IgM、血清 IL-6、TNF-α、CRP和PCT水平研究组2较研究组1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2 患儿的PaO2比研究组1明显增加(P<0.05)。4 常规组住院时间比研究组1和研究组2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平均住院费用研究组 2 比研究组 1 和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1的平均住院费用比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 患儿的咳嗽加重率高于常规组(P<0.05),其他各项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能够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在早期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其疗效更佳。
  2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能够有效地改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在患儿仍处于发热状态时即给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可缩短患儿的临床发热时间,并有效降低支原体感染程度。
  3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能够有效地降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肺部炎性病灶的吸收。
  4 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治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没有严重性不良事件发生,可减少住院费用。
其他文献
贝叶斯网络是由结构算法、参数算法、推理算法构成的概率图模型,是不确定性推理体系中强有力的工具,而如何利用贝叶斯算法快速、准确地构建贝叶斯网络是目前的研究重点。针对利用启发式算法改进贝叶斯算法时,存在搜索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基于樽海鞘算法推导出改进的结构学习算法,基于粒子群算法推导出改进的推理学习算法。水泥回转窑的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水泥熟料的质量、能耗,因而采用贝叶斯算法对回转窑进行故障诊断。利用结构算法构建回转窑网络模型的结构,并根据推理算法对该模型中的故障节点进行诊断。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近年来,弱磁测量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广泛应用于军事反潜、生物医疗、空间探磁、矿产勘探、地质调查等诸多领域。随着新理论不断发展以及微纳加工和微系统集成等技术手段不断进步,小型化、低功耗、系统集成化已逐渐成为弱磁场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论文利用基于原子自旋进动理论测量磁场技术,结合光纤传感技术的高精度测量优势,设计了一种基于圆偏振光检测的光纤弱磁场传感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首先,介绍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概述目前测量弱磁场的几种方法,并简要介绍原子磁力仪国内外研究
随着智能驾驶的兴起,无人艇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设备,正在被广泛的研究并应用于实际。自主避障作为无人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受到人们关注,一艘可以实现航线规划与避障的无人艇,可有效解决无人艇在水面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保障无人艇航线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文基于三维激光雷达对无人艇避障系统的障碍物检测方法与避障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无人艇的障碍物检测方法及其避障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根据激光雷达的特点与无人艇的运动特性,本文建立了激光雷达的平面仿真模型与无人
随着人工智能、概率图模型、机器学习的发展,计算机视觉有了重大突破,也使得图像实例分割成为了当今计算机视觉继语义分割、目标检测之后新的挑战任务。相比于传统计算机视觉任务,实例分割不仅要求区分图像中不同物体还要区分物体间不同个例,任务综合性很强。目前已有很多算法解决实例分割任务,这其中掩码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算法相对比较成熟,但Mask R-CNN还存在提高空间,尤其分割边界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误差。本文为解决Mask R-CNN边界问题做出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案,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光调制器在光纤通信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学、光学、热学等性质受到广泛追捧,而由于人们对光器件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集成化、小型化。因此,将石墨烯与低损耗的微纳光纤结合成为复合波导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从而拓展了在光纤和石墨烯光子学领域的应用。
  在总结比较石墨烯电光调制器及石墨烯全光调制器近年来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基于石墨烯的饱和吸收特性以及微纳光纤的倏逝场特性,以覆石墨烯微纳光纤为光波导,搭建了全光调制系统并进行实验测量,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对于全球高纬度地区而言,积雪不仅作为一种关键的淡水存储方式,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GNSS反射理论(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 System Reflectometry,GNSS-R)的发展,利用多路径效应产生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变化量监测测站周围地表环境参数(海面高度、土壤湿度、积雪深度等)的课题成为研究热点之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速铁路沿线地理环境复杂,存在大量的环境安全隐患,根据《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在高速铁路安全保护区内从事采石、采矿、挖砂、取土等行为需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铁路安全保护要求,行为不当可能会造成高铁路基的塌陷、沉降,严重威胁着高铁的安全运营,本文将从事采石、采矿、挖砂、取土等行为造成的地表破坏区域称为采挖区。因此,对高速铁路安全保护区内的采挖区进行排查可以有效地检测到采石、采矿、挖砂、取土等行为。但是,随着高速铁路的覆盖面越
滑坡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强、分布范围广且频发的自然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交通出行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我国西南地区雨水充沛、山地面积广且地形起伏大,是滑坡灾害高发区,并且灾害信息获取及灾后救援的难度大。准确获取滑坡灾害位置、形态和面积等信息是灾后救援、灾害治理和预防二次滑坡灾害的重要前提。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成本低、获取数据快等优势,是滑坡灾害信息获取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光学遥感因受光照和天气影响,难以及时获取山区滑坡的有效信息,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tureRada
自从1996年发现超临界CO<,2>微乳液以来,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绿色"溶剂,其研究已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超临界CO<,2>微乳液能够显著提高极性物质、生物大分子和金属离子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大大拓展了超临界CO<,2>技术的应用范围.超临界CO<,2>微乳液技术在反应、萃取、清洗和纳米微粒制备等领域都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热力学性质对超临界CO<,2>微乳液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迄今为止文献中对这方面的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尤其是对极性物质在超临界CO<,2>微乳液中增
目的:
  医学教育既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发展的基石。医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做好医学教育教学研究,对提高医学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助力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发现医学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对策,为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开展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意见提供帮助,为医学院校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借鉴,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