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是宋徽宗赵佶在《山禽腊梅图》中的一句题画诗,笔者认为这句诗是赵佶内心的真实写照,他虽贵为天子,坐拥天下,却“别无他好,惟好画耳”。虽然亡国之痛已是既定事实,无法磨灭,但他超高的个人艺术成就,以及为绘画艺术做出的诸多贡献,更是令人不可忽视的。宋徽宗赵佶不仅自身的艺术造诣极高,而且对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中国灿烂的美术史中留下了其独特的风姿。笔者围绕宋徽宗的个人成就和艺术贡献进行分析和整理,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宋徽宗的功与过,从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众所周知,宋代是工笔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宋代画家不仅描摹自然,更将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行与之联系,从而开创了绘画艺术史上的文人书画新局面。此外,北宋统治者向来所推崇的“重文轻武”政策,以及当时较为富庶且安定的社会环境都为艺术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同时,由于赵佶自幼热爱艺术的内因和受良好艺术环境熏陶的外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就此诞生。赵佶作为宋代艺术领域中的突出代表,以他对书画艺术的无限追求,以及利用他作为帝王独有的政治权力,将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推向顶峰。宋徽宗赵佶引领北宋宫廷画院画风形成“宣和体”,将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推至高潮;在书法领域中他独创“瘦金体”,其书体之独特令人叫绝;在推动“诗书画印”一体化的进程中,他所具备的文人巧思,以及在创作中的大胆实践都对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兴办画学,对培养绘画人才,提高当时画院画家地位等都意义重大;以及他对收藏的倍加重视,都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天纵将圣,艺极于神”的帝王艺术家的高大形象,也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宋代书画艺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