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组织中uPA及Cath-D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ish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以及组织蛋白酶D(Cath-D)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PV-6000二步法)检测3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子宫内膜癌组)、17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子宫内膜增生组)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正常对照组)中uPA及Cath-D的表达,分析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手术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的关系,并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子宫内膜癌组中uPA和Cath-D的表达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子宫内膜增生组中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uPA以及Cath-D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内膜癌组中uPA和Cath-D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673,P<0.05)结论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uPA、Cath-D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2.uPA和Cath-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有较高的一致性。提示uPA和Cath-D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和互相调节的作用,两者的联合检测可有助于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的发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中的羡余否定现象因其与对应的肯定形式语义相同,常常给人们带来理解上的困扰,尤其是汉语为非母语者。羡余否定现象在分类上具有复杂性,在语义上具有模糊性,在语用上
受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的影响,对原油资源的需求也大幅上升,这就使得原油的生产及加工技术受到了相应的刺激,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前进。在原油加工过程中,其中一道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是指在不增加成像设备等硬件成本的前提下,对输入的一幅或多幅低分辨图像,利用已有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来提高其分辨率,从而重建出分辨率比较高的图像的一种
以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单作模式为对照,对凤丹与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香椿〔Toona sinensis(A
真空静电喷涂是在一定的真空度环境下进行静电喷涂的一种新技术。有别于常压下的传统静电喷涂,真空静电喷涂新工艺克服了传统静电喷涂的缺点,如尘点多、工件表面附漆厚薄不均
本项研究的主旨在于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酒店在线评论阅读的影响。具体将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国籍六个变量确定为独立变量,在线酒店评论的阅读作为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