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设备接入数和人们对数据速率的需求增长迅猛。而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的频谱效率和允许接入的用户数量是有限的,已经不能满足这种爆炸性的用户增长。与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相比,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系统频率利用率和用户接入数。将非正交多址技术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相结合,可极大地提升系统吞吐量,实现第5代移动通信中的的海量接入要求。本文针对基于非完美串行干扰消除的MIMO-NOMA下行链路,分别以吞吐量和能效为优化目标,研究了MIMO-NOMA系统中的功率分配问题。针对在MIMO-NOMA系统中最大化吞吐量的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串行干扰消除残留的功率分配算法。首先,建立斯坦克尔伯格博弈模型,将基站设置为卖方,小区内各用户设置为买方。其次,使用拉格朗日函数求出在约束条件下用户购买的最优功率,此功率为关于单位价格的函数。最后,求解出基站为各用户设置的最优单位功率价格。在基站和用户双方博弈的过程中,基站动态地调整功率价格,尽量最大化自身收益。仿真结果表明,与分数阶功率分配算法相比较,所提算法的吞吐量性能较优,并且在牺牲小部分吞吐量的前提下,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减小了基站的功率消耗。针对吞吐量和能效值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致增减,不能同时取优的情况,提出一种考虑串行干扰消除残留的基于Dinkelbach算法的能效功率分配算法。首先将基站和用户构建为斯坦克尔伯格博弈模型,将基站和用户分别设置为卖方和买方,然后通过分数规划方法将用户的非凸效益函数转化为凸问题,最后利用Dinkelbach算法迭代求解最优能效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分数阶功率分配算法能效性能更好,且在与基于凸差规划的功率分配算法能效性能相近但略低的基础上降低了算法复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