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但因再生粗骨料表面结构缺陷导致再生混凝土诸多性能均劣于普通混凝土。此外,我国每年陶瓷的废弃量也日益增多,而废弃陶瓷富含活性二氧化硅等可发生火山灰反应的化学组分,将其磨细后完全具备作为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中的潜质。若能将废弃陶瓷处理成掺合料应用于再生混凝土中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再生混凝土某些力学及耐久性能,无疑是解决资源枯竭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最优方案。为了探究陶瓷粉应用于再生混凝土中的可行性,本文开展陶瓷粉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设计正交试验来探究水胶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陶瓷粉掺量对陶瓷粉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极差分析、正交试验层次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了各因素对抗压强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以及最优水平。结果表明:水胶比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均会降低各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陶瓷粉的掺入虽然会降低再生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但是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当养护龄期为28d和56d时,陶瓷粉掺量为20%的试验组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均大于不掺陶瓷粉的试验组。设计快速碳化试验探究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陶瓷粉掺量对混凝土碳化耐久性的影响,分析各因素在不同碳化龄期时混凝土的质量、动弹性模量和碳化深度的变化规律,最后利用SEM扫描电镜分析了碳化前后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普通粗骨料后,其取代率越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也越差。陶瓷粉的掺入虽然提高了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但其掺量越高混凝土碳化后质量增加率和碳化深度也越大,因此掺入陶瓷粉对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有不利影响。此外,随着碳化时间的延长,混凝土的碳化速率逐渐降低,各项碳化测量指标的变化率逐渐趋于平缓。采用氯盐溶液全浸泡试来探究碳化、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陶瓷粉掺量对混凝土各深度自由氯离子浓度以及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而评价各因素对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SEM扫描电镜分析了氯盐浸泡后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越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越差。适量掺入陶瓷粉虽然会提高混凝土表层(0~15mm)的混凝土自由氯离子浓度,但当混凝土深度大于15mm时对混凝土自由氯离子浓度无显著的提高效应。此外,当陶瓷粉的掺入量在0%~20%时,随着陶瓷粉掺量的提高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也越低,故掺入陶瓷粉对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碳化作用会增大混凝土的自由氯离子浓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所以随着碳化时间的延长,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耐久性也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