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美丽乡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被正式提出,到党的十九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美丽乡村的内涵不断丰富,集中体现在要实现乡村经济的绿色发展,创造卫生整洁的居住环境,使乡村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和修复。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首要步骤。为贯彻党中央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和工作要求,近年来各地方根据具体情况经济探索适宜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延边地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响应党中央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的同时,根据地区具体情况积极探索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集中表现为乡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等。然而,延边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不鲜明,未形成地区整体风格,农村基础改造缺乏技术创新;二是村集体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较弱,村集体缺乏固定产业,严重的农村空心化现象造成美丽乡村建设后继无人;三是村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等,生态文明理念的引导不足,农村还存在过量施用化肥、农药而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延边地区要统筹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凸显民族文化和生态特色,规划建设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依托民族传统生计和特色生态资源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力发展现代生态产业,加强对村集体的资金和能力扶持,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思路发展现代生态产业;强化村民环保意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宣传力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