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是政府为帮助就业弱势群体,为其创业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在提高就业率和促进社会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该项政策尚在探索阶段,实践中经常遇到政策不衔接、部门协调差和用款门槛高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其政策作用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因此,系统地分析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到一种有效的并能够为各参与主体认可的解决措施势在必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太原市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本文对太原市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的发展历程和运行现状进行了评述。根据政策扶持对象的变化,将太原市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分成下岗失业人员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时期、就业再就业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时期和城乡自主创业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三个时期,并分析各阶段的政策,包括政策扶持对象、贷款金额、期限、利率及贴息范围、风险管理及补偿机制等;同时介绍了太原市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的运行现状,包括贷款申请流程、业务办理流程和实施概况。通过对发展历程和运行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太原市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的发展距离就业困难人员的需求差距还很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其次,分析了太原市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涉及到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和借款人等多个参与主体,因此这一部分从不同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了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本身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策衔接性差的问题,各部门协调不力的问题,银行基于获利及坏账考核等因素存在的惜贷问题,担保公司承担的风险过高及管理成本过高问题,借款人申请用款门槛高、环节多、金额少、期限短、创业能力低及信用体系建设落后导致的失信成本过低等问题,并分析了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太原市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的建议,以保障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持久运行。主要包括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政策之间的衔接和配套,提高有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加强机制建设,提高银行和经办人员积极性;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广泛宣传政策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担保风险,建立健全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制;提高借款人就业技能,促进借款人形成正确的贷款观念,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从而提高借款人创业成功率及失信成本,达到提高就业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