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H-FABP、血清FFA以及LPO的影响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e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ethane dicarbonic aldehyde,MDA)的影响,探讨参麦注射液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   方法:将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参麦注射液预处理组(SM组),分组后SM组每天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10ml/kg连续三天,Sham组及IR组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按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15min后放松再灌注45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ham组大鼠开胸后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线不结扎;IR组大鼠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15min再灌注45min;SM组同IR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心肌组织H-FABP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心肌组织H-FABP的含量;一步提取比色法测定血清FFA的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SOD的活性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MDA的含量。   结果:与Sham组比较,IR、SM组H-FABP mRNA的表达水平和H-FABP的含量均显著降低,血清FF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SM组心肌组织H-FABP mRNA表达水平和H-FABP的含量明显升高、血清FF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Sham组比较,IR、SM组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血清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SM组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   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心肌组织H-FABPmRNA表达水平及其蛋白的含量,同时降低血清FFA的含量以及抗脂质过氧化,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⑴构建携带人YB1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YB1)和针对YB1的siRNA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siYB1),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⑵确定三氧化二砷可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人胃癌细胞
背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al heart disease,CHD)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又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defect,VSD)和
第一部分人巨细胞病毒新生鼠肝炎模型的建立实验   目的: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CMV)先天性感染肝脏损伤的小鼠模型,为研究HCMV感染性疾病及抗HCMV药物的筛选提供实验基础。 
目的:   为了研究肿瘤细胞TLR8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考察了13种人肿瘤细胞系TLR8 mRNA转录的差异;选择TLR8 mRNA转录较高的Hela细胞,探讨TLR8激动剂CL075对
目的:建立血清MIC-1检测试剂盒的基本反应体系,评估试剂盒的技术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讨论血清MIC-1作为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抗原和抗MIC-1抗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