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lan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调控人类行为的科学决策依据。它广泛涉及到各地区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耕地保护与食物安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对今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资中县位于长江上游的沱江水系流域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较好、资源相对丰富、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利用的类型、数量、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农林牧协调发展等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寻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道路,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轨迹与过程清晰地认识,从而找到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为决策者提供正确的土地资源规划、利用的建议。 为此本文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理论,利用模型分析方法与数理统计方法对资中县土地利用从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影响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作了研究。得到结论如下:资中山区以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为主,平原区、丘陵区分布着六大地类。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后期大于前期,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增加。该县耕地变化速度明显快于其他用地类型;林地、建设用地和耕地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形式,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增加明显,主要来自于农用地,其次为林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化。从景观学角度来讲,资中以草地、林地景观为优势景观类型,镶嵌着耕地、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和工矿用地等斑块类型。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等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原因。同时,提出几点建议,为该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作为冷浸田主要障碍因子,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致使水稻产量降低。为了研究亚铁、还原态硫和二价锰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水稻中优849为材料,采用
地质条件与农业结合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地质地貌因素对土地(土壤)利用、作物的布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名优特产品的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喀斯特地区特别是喀斯特山
为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肥力状况的长期影响,以长期试验田为平台,选取了土壤氮素、磷素以及土壤酶活性等黑土肥力重要指标,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对黑土肥力变化的影响。旨在
土壤盐渍化是最常见的土地退化过程,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使用使得土壤盐渍化、次生盐渍化问题突出,对环境构成风险。新疆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温度高、降雨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