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房颤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95年,Wijffels等发现快速心房激动能引起心房电生理功能的改变,促使房颤的发生和维持,这一过程称之为“心房电重构”,而心肌细胞膜各种离子通道特别是钾、钙通道分布、功能及特性的改变是心房电生理重构的始动因素,这些因素改变导致了心房电活动的不稳定,从而有利于AF的发生和维持,尤其是L-型钙离子通道介导的细胞内钙超载在心房电重构中的作用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对房颤早期的细胞和分子电生理改变机制并不清楚;对快速激动诱发的心房电重构有决定作用的细胞内钙超载,目前大多数证据都是间接的,直接证实快速起搏对细胞游离钙影响的实验有待进一步完成。因此,对AF发生和维持的分子机制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进而为进一步揭示房颤的发生机制以及为房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利用家兔建立快速心房起搏(rapid atrial pacing, RAP)模型,首先观察快速心房起搏对心房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寻找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的直接证据,了解L-型钙通道介导的钙超载参与心房电重构的可能机制;按照快速心房起搏的时间随机分组:对照组(P0),P3,P6,P12,P24,P48组;分离快速心房起搏后不同时相点心房肌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测定不同起搏时间对细胞ICa-L和Ito的影响,同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变化;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快速心房起搏对家兔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和钾通道Kv4.3功能亚单位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对比研究通道表达和离子电流改变的时程关系;并利用L-型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0.2mg/kg,iv)进行干预,探讨其对快速心房起搏致心房电生理重构的作用。并且对所得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成年家兔,通过颈外静脉穿刺植入电极,X线透视将电极定位右心房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