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研究,过去多是以文字描述为主,辅以分析图、照片,进而对园林诸要素组织原则、手法的一种总结与归纳。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借助辅助软件对传统空间作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对其空间结构、形态等进行定量的描述,成为一种新的可能。已有一些研究在对古典园林空间的量化描述与分析上作出探索与尝试。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是一门以拓扑学(Topology)为理论基础的理论。借助空间认知的基本规律,对空间构形(Space Configuration)加以定量描述,进而发现其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是描述全局空间与局部空间信息的关系的变量,是人与环境互动中的关键联系。
本研究借助空间句法对古典园林空间进行量化描述。分别选取留园、网师园、郭庄三个园林作为研究案例。基于空间认知与图示语言的关系,将其转化为空间拓扑关系图解——轴线图。借助句法分析软件Depthmap对轴线图进行基本参数(连接度、深度、集成度等)的量化分析,通过局部空间参数与全局空间参数的比较,进一步得出可理解度的数值分布,发现古典园林空间可理解度水平较低,且分布较为集中呈一定规律。由此,笔者提出“模糊构形(VagueConfiguration)”这一概念,用来描述可理解度集中分布于这一区间内的空间构形。通过对其基本构形涵义、所反映的空间认知与行为的特征(表现为非目的性、探索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等)以及相应的“游”、“变”、“境”这些传统审美意识加以解析与阐释,明确了“模糊构形”深层的审美内涵与动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基于可理解度的“模糊构形(VagueConfiguration)”是中国古典园林呈现出的独特的空间结构,是传统审美意识在空间结构层面的物化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