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形成蛋白2在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义齿骨界面改建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na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埋植型种植体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骨形成蛋白2表达变化的异同。  材料与方法  选用笼中特殊饲养纯系比格犬8只,分别在其下颌两侧植入埋植型种植体与非埋植型种植体,于种植体口腔部分行固定义齿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在种植义齿受载后第2周、第1、2、3月时各处死2只纯系比格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针对以上各时期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骨形成蛋白2实施动态观察,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  结果:  1.两组对照组(未修复组)种植体周围骨界面组织中骨形成蛋白2表达均呈弱阳性。各时间点表达未见明显变化,无规律可循。  2.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组织表达骨形成蛋白2阳性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表达出现一定规律。  3.非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组织表达骨形成蛋白2阳性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表达出现一定规律。  4.埋植型种植体实验组修复受载后骨形成蛋白2在其种植体周围骨界面组织中表达的阳性强度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增加,从第2周时开始出现逐渐递增趋势,为95.63±2.75,于第2月达到峰值121.94±2.85后开始转弱,于第3月恢复至89.45±4.10,同对照组83.44±2.14水平相近。  5.非埋植型种植体实验组修复受载后骨形成蛋白2在其种植体周围骨界面组织中表达的阳性强度亦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增加,从第2周起开始呈渐增趋势,为98.99±0.68,至第2月达到峰值133.17±1.66后开始转弱,至第3月恢复至87.88±0.47,同对照组82.23±3.79水平相近。  6.埋植型种植体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实验组间于受载后各时间点的骨形成蛋白2表达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  埋植型种植体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种植义齿受载后,机械负荷均能够通过种植体的传导到达种植体-骨界面,承受的机械载荷均能刺激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体周围骨界面骨形成蛋白2表达呈现规律性变化,并促使其界面的改建;非埋植型和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其界面的改建之间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期刊
有效课堂包括四个方面: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完整的实现教学预设目标;能动态生成教育学的智慧;关注师生双方的健康发展.但小学生天性好动,低段学生更为明显,他们正处于知识
期刊
目的:  建立45,XO干细胞系,为探讨特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X染色体功能提供较好的细胞模型。  方法:  1.45,XO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法将人Oct4,Sox2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