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肝脏生化学指标、肿瘤数目、治疗方法的归纳及总结,为本地区原发性肝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患者682例(75.28%),女性224例(24.72%)。平均年龄(61±11)岁。选择与肝癌患者相关的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年龄、性别、HBs Ag、肝脏血清生化学指标(ALT、AST、GGT、TBIL)、血清AFP水平、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门脉瘤栓、治疗方法的选择、抗病毒治疗。应用SPSS17.0软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1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本研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共906例。既往史中有病毒性肝炎病史652例占72%,多为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伴有肝硬化患者706例(77.92%)。本组原发性肝癌与吸烟及饮酒无明显相关。2肝脏血清生化学指标ALT<40U/L者396例(43.71%)、ALT≥40U/L者510例(56.29%);AST<40U/L者305例(33.66%)、AST≥40U/L者601例(66.34%);GGT<50U/L者228例(25.17%)、GGT≥50U/L者678例(74.83%)。TBIL<17.1μmol/L者351例(38.74%)、TBIL介于17.1~34.2μmol/L之间者408例(45.03%)、TBIL>34.2μmol/L147例(16.23%)。血清AFP水平≥400μg/L者246例(27.16%),AFP介于200--400μg/L者221例(24.39%),AFP<200μg/L者439例(48.45%)。Child-Pugh分级Child-Pugh A级者577例(63.69%),B级者272例(30.02%),C级者57例(6.29%)。3凝血功能本例研究中9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PT延长3秒者79例(8.75%),正常者827例(91.25%)。APTT延长10秒者37例(4.09%),正常者869例(95.91%)。PTA≥40%者52例(5.74%),PTA<40%者854例(94.26%),INR≥1.5者53例(5.85%),INR<1.5者855例(94.15%)。4肿瘤特征本研究9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肿瘤单发组328例(36.25%),肿瘤多发组578例(63.75%)。有门脉瘤栓者242例(26.71%),无门脉瘤栓者475例(52.43%)。5治疗方法本研究906例患者中单纯行手术切除者57例(6.29%),单纯行TACE者415例(45.81%),射频或微波消融者49例(5.41%),手术切除联合TACE者142例(15.67%),单纯支持治疗者243例(26.82%)。本组所涉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6例给予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者245例,抗病毒药物为: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未行抗病毒治疗者661例。结论:1原发性肝癌发病与性别相关、男性居多;年龄多在51-60岁。本地区原发性肝癌多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与我国其它地区特点类似。2以血清AFP水平≥400μg/L为标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较低。3本地区行手术切除治疗率较低,可能与本地医疗资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