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关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研究。在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紧密结合中国城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基础上,系统性地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体系,并就其理论体系对照于我国建国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包括历史演进、制度变迁、现实特征等作出实证分析,以揭示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并提出适宜的配套政策措施。论文基本实现了三大目标:一是在理论篇通过借鉴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建适合于农村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下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理论框架;二是通过实证篇考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总结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并考究其存在的根本问题,以印证并检验所创建的理论体系;三是通过政策篇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并提出政策措施。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政策设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农村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与发展,既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公平机制发展的产物,又有其深刻的思想和理论渊源。研究表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建立在广泛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主要包括思想、理论、数理和行政基础。其中的思想基础主要有西方空想社会论、中国大同社会论和宗教思想的影响;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德国新历史学派论、费边的社会主义思想、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以及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论;数理基础主要是大数法则;行政基础主要有补偿论、互惠论、公民权利论等。这些思想和理论构成了创建农村社会保障理论的基石,也为现实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的稳定系统,是农村市场经济的安全阀和减震器,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机制,是农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制度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稳定系统,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制度。从经济属性来看,社会保障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客观需要政府(代表国家)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在城乡分割十分明显的二元经济社会,社会保障必然会分割成有显著区别的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农村全体社会成员,它能为低收入的农民提供收入补偿,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农村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因而为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后一道安全网,这就决定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只能是一种政府行为。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市场经济是彼此互为影响的两个系统,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