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骨骼数据的课堂行为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行为识别通过对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行为进行分析,形成有效的教学反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单一,过于依赖主观经验。通过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方法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分析,产生的结果应该会更为客观,且更能提高动作识别的效率。本文基于课堂环境获取的学生行为骨骼数据,对多人交互群体发现和个体行为识别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课堂环境下多人交互群体发现,提出了一种基于骨骼节点轨迹聚合模型的交互群体发现算法。首先,为了减小身体尺寸和初始位置对3D骨骼数据采集的影响,将骨骼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为了描述骨骼行为的轨迹信息,引入了一种速度调节的轨迹优化方法,该过程利用估计的骨骼行为速度来调节最佳收缩位置。最后,对聚合后的骨骼轨迹进行聚类,实现交互群体的发现。实验部分,针对课堂实测数据,对本文方法和对比方法进行了交互群体发现结果的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轨迹方法在多人交互群体发现方面有很好的准确性。(2)针对课堂采集视频数量有限,且要求计算效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特征的多核SVM行为识别方法。通过定义骨骼坐标间的距离和旋转角度为骨骼数据特征,并采用PCA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充分利用个体运动状态满足非线性流形空间的特点,采用多核SVM分类器对特征数据特征进行分类。实验部分,分别采用公测数据和课堂实测数据,对本文方法和对比方法进行了动作识别效果的验证,结果表明:针对非线性流形结构数据,利用基于核的非线性分类器,在中等规模数据集上,可以实现更好的识别率。在实测数据集上,与Lie-Group和ST-GCN方法相比,分别高出了43.4%和53.5%。同时该方法的运行效率较高,能够满足课堂环境中学生动作识别的实时性能需求。(3)根据本文所提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骨骼数据的课堂行为评价原型系统,实现课堂采集视频的实时姿势识别和评价,系统功能包括教师登录、课堂录制、课堂评价,并通过图像界面进行展示。
其他文献
21世纪人们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这也是继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信息传输主要依赖的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微电子电路技术。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从
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WBAN)是一个运行在人体体内、体表、体外(十几厘米到几米范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包含各种类型传感器节点,这些节点采集人体参数
传统的卫星遥感与航空摄影由于成本高昂、使用灵活性较低、技术复杂使得应用受到很大的局限,近年来无人机航拍由于使用灵活、成本低、经济性较好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应用。同时
脉诊是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是中医学“整体观”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医通过手指对脉搏搏动进行感知,依据脉诊经验对脉象进行辨证分析,以实现人体健康状态的评估判断。由于中医
眼底视网膜病变种类繁多,致病原因复杂。例如,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老年黄斑变性、变性近视、眼底血管样条纹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
生命体就好比是一个复杂并且精确运行的工厂,而细胞作为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单元每时每刻都发挥着自己相应的作用。而活跃在各个细胞内的如活性氧化物、硫醇类物质等活性小分
榛子是一种既美味又营养丰富的干果类食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其外壳非常坚硬,因此消费者通常选择购买经过开口加工后的榛子。对于榛子的生产企业,在大批量对榛子开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流控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粒子的收集和精准操控。热驱动方式在粒子收集和操控技术中已经被证明是适用且高效的,而热浮力流就是其中一种。热浮力
空间信息传输技术是建设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环节,以激光作为信息载体的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率高、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强、抗干扰抗截获能力强等显著优势。激光通信终端要具备
虽然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在人类各组织细胞中几乎是不变的,但其上的表观遗传特征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这也被认为是导致基因表达细胞特异性的主要原因。在众多表观遗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