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底,我国农村仍有2148万绝对贫困人口和3550万低收入人口,他们构成了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主体。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村弱势群体生活极端贫困,且缺乏竞争力,处于农村社会的最底层。农村社会救助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对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现有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无论在救助资金、救助项目、救助体制还是在救助立法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有效救助。如何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使其更好地发挥最后一道安全网的保障作用,对于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进行了概念界定,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同时介绍了发达国家成熟的社会救助制度,简单阐述了本文结构和创新观点;接着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论述了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必要性;然后对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从救助资金、救助项目、救助机制及救助的法制建设四方面着重列举了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最后对完善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包括保障资金来源、规范低保制度、调整扶贫战略、完善专项救助以及加强救助立法五个方面。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其一,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社会救助制度本身,而忽视了对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弱势群体的研究。本文从农村弱势群体入手,通过分析农村弱势群体的构成及特征,对我国农村现有的社会救助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如何更好地对农村弱势群体实施有效救助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其二,本文把扶贫开发纳入农村社会救助的范畴,扩大了农村社会救助的内涵,并认为扶贫开发作为我国农村积极的社会救助项目,与农村低保制度相辅相成,是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一大重点与难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扶贫战略的调整及扶贫方法的改进也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其他文献
文中介绍的这种风口在不需要任何外界动力条件下,冬夏可以送不同流型气流,符合气流组织原则,既节能,又方便。 This type of tuyere introduced in the article does not require
本论文借鉴西方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环境美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六朝时期的自然环境审美思想,具体分析六朝自然环境美学的审美对象论、审美方式论及审美价值论。西方环境美学家艾
设施布局设计是制造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制造系统功能要求的布局设计将成为现代工厂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以建立基于制造系统功能的设施
当前,医疗器械作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成为现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器械产品种类和申报数量的剧增,医疗器械技术审
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剧了企业跨国经营的步伐,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异质文化环境中开展营销活动。然而,目标市场文化理念的迥异,使许多企业的跨
利用50个5.0×5.0×1.8m陆基围隔研究了中国对虾与台湾红罗非鱼、海湾扇贝和缢蛏投饵或施肥混养及鲈鱼与中国对虾和台湾红罗非鱼混养最佳结构的生态效率、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几
文章提出了几种组合评价法,分析在应用中应采取的计算步骤,为了保证组合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着重分析了运用该方法时必须进行事前检验和事后检验。用中国高校排行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