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的日益成熟,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在不断攀升,截止2011年底我国开放式基金总净值为20693.45亿元,是成立初规模的175倍。基金公司总是在追求更大的规模,因为更大的规模意味着更多的收入,但是一些基金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会选择暂停申购,不断扩大的基金规模是否会对收益造成影响值得我们深思。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基金会有更多的收入去购买数据,研究上市公司,聘用或培养投资人员,同时随着规模的增大,基金中某些费用将不会随着规模的增大而同比例增大,这就给基金带来了规模经济效应。然而,规模的增大也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在缺少足够多优质的投资标的的时候,规模的增大意味着基金经理将面临更多的流动性约束,使得基金不能更快地将现金转化为股票或者股票转化为现金,从而可能错过了抛售或购买股票的最佳时期。于此同时还要面临价格冲击效应,导致基金售出或者购买股票的成本加大,理论上会对基金的收益造成影响。同时,基金规模的增大也许会带来管理上的难度增大,同样也会影响基金的表现。本文将首先从直观上判断基金规模和其收益的关系,随后在加入多个控制变量并剔除一系列因素的情况下,对这种关系做实证研究,指出基金规模和基金收益呈现倒“U”型关系。随后对这种关系做出理论解释,从规模经济和流动性约束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的实证分析。其中规模经济选取的是基金费用率这一指标,而流动性约束选取的是将基金分类后来研究。文章最终给出的解释结果是对于规模比较小的基金而言,流动性约束的影响可能并不是非常明显。在这一阶段.基金的规模经济效应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规模增大,基金的费用率会降低,对基金的收益产生正的影响。但是当基金规模进一步增大时,由于规模收益递减,对基金收益的影响开始减弱,而流动性约束越来越凸显,最终导致基金收益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