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金黄地鼠慢性宫内缺氧模型,研究慢性宫内缺氧对子代生长发育及成年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分析慢性宫内缺氧和正常对照组子代主动脉组织中mi RNA表达谱的差异,以期发现与慢性宫内缺氧致子代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特征性mi RNA,并初步探讨差异mi RNA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调控机制。方法16只金黄地鼠孕鼠随机分为慢性宫内缺氧组、正常对照组,慢性宫内缺氧组于孕5~17天行慢性宫内缺氧处理。测量子代地鼠身长、体重等生物生长参数,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胸主动脉组织切片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通过数字化基因表达谱技术,筛选慢性宫内缺氧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差异表达mi RNA,进行real time RT-PCR验证表达谱结果可信度,后预测相应的靶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分析及KEGG Pathway分析。结合数字化基因表达谱技术结果,利用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进行药物干预,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慢性宫内缺氧可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出生体重下降(P<0.05),但低出生体重子代在哺乳期(3周龄内)出现追赶生长现象(P<0.05);2、慢性宫内缺氧可引起子代地鼠成年期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内中膜增厚及泡沫细胞浸润;3、慢性宫内缺氧可程序性调控子代主动脉mi RNA表达,差异mi RNA共19个,其中9个上调,10个下调,靶基因涉及多种代谢酶及炎症因子;4、GO功能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mi RNA在胰岛素信号通路及多个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富集明显;5、慢性宫内缺氧可上调子代NF-κB/p65、NF-κB/p100及IKKβ的表达(P<0.05),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可减轻慢性宫内缺氧所致的子代动脉粥样硬化。结论慢性宫内缺氧可程序性调控子代主动脉mi RNA差异表达,差异表达的mi RNA可调控子代以NF-κB信号通路为主的炎症反应相关通路,这可能是慢性宫内缺氧引起子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